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12月3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12-31] 兩岸經濟整合的意涵與前景

 台灣與大陸的經濟日益增加整合,已使「一個中國」成為經濟上的現實。兩岸邁入以經貿合作為主軸的雙贏時代,已是大勢所趨,未來將呈現兼具水平分工與垂直分工及互補競爭並存的特色……

■潘錫堂 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 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新加坡總理吳作棟日前發表演說指出,台灣經濟與中國大陸經濟日益增加的整合,也逐漸使得「一個中國」成為經濟上的現實。吳作棟也表示,經濟已逐漸成為推動國際政治的力量,這個現象也體現在台海問題上面。因此,面對此種趨勢,台灣如何自處與因應,以及可否與大陸共建兩岸經濟合作機制並締造雙贏,在在值得審慎因應與關注。

兩岸經貿合作大勢所趨

 事實上,若立足經濟全球化與區域合作的角度,兩岸經濟同屬資源相對短缺、人口密集型的特色,雙方經濟發展有其類似之處,均採取「以貿易作為成長引擎」或「積極參與國際循環」的經濟發展模式。海峽兩岸雙雙入世一年以來,兩岸與亞太區域及全球的整合勢將加速,雙方也有意在全球化與區域合作的潮流中開創最大經濟利益與福祉,進而落實「資源共享、經濟共榮」的區域合作機制。筆者相信,兩岸邁入以經貿合作為主軸的雙贏時代,已是大勢所趨,未來將呈現兼具水平分工與垂直分工及互補競爭並存的特色。

應降低對大陸投資限制

 尤其兩岸入世後,雙方可盡速針對兩岸產業建立分工競合之互動模式,利用彼此豐富的資源創造附加價值,其策略運用包括:(一)運用台灣產品在大陸的市場、建立全球性品牌,並結合兩岸優勢建立研發、生產、銷售分工與合作體系;(二)適度調整兩岸金融業務往來限制,開放大陸幹部來台營運總部受訓,強化大陸台商產業輔導體系與資訊網;(三)逐步降低對大陸投資活動及貿易往來的限制,也降低兩岸科技人才、商務往來、通訊互動與商品流通的障礙;(四)推動兩岸簽訂投資保障協定,適時調整兩岸經貿制度與法規。更何況,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前年在發佈「十五計劃」時,特別強調未來十年大陸面臨周邊國家快速發展、境內產業結構關鍵調整期及入世後問題,可見大陸亟需先進科技及大量資金,是以必須多方鼓勵台商與外商進入大陸市場,至於商務往來及勞務提升或縮小貧富與城鄉差距等民生需求,均需借助外力支持與經驗學習,凡此種種均有賴兩岸務實對話與理性協商,方克以成。

經濟統合推動政治統合

 筆者認為,要邁向政治的統合,唯有從經濟的統合做起。儘管歐盟經驗與兩岸情勢不盡相同,但兩岸若能循此逐步化解衝突與矛盾,不僅能共同發展、共享利益,隨著「兩岸共同市場」良性機制的建立,也有助於向世界宣示兩岸均認同和平、互惠、發展的普世價值,更有助於國際大環境的和平穩定。

 北京常說要與國際接軌,而台灣正可扮演銜接中國大陸與國際經濟社會的窗口,如果大陸能結合台灣對西方人際網絡、資金、市場與技術的優勢,對大陸的經濟發展將是很大的助力。總之,兩岸可從經濟合作中尋求對話的交集,透過經濟統合,找到共識、累積互信,進而化解政治歧見,才有可能邁向最後的政治統合。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