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1-17] 副刊釆風.百家廊:「入世」文化對策放大圖片
《英雄》以新的電影形態走向國際。
周 天
張藝謀的打造《英雄》,啟發人們思考「入世」後的文化對策問題。
入世前幾年,已經漸漸聽到,文化圈子裡的袞袞諸公,開始議論對策了。好像談得最多的,是所謂「打造航空母艦」題目。講得通俗、具體些,也就是說,西方的文化產業,資本雄厚,常是集多種傳媒於一身,相互幫襯,相得益彰;我們內地的文化事業,大都是小單位,行檔單一,難以應對。因此,要想辦法將內地的文化產業併起來,不但要併大,而且要使同一個產業內部的行檔多樣化一些,也就是把不同行業的傳媒逐漸合併起來。這是分析了西方傳媒的特點以後,思考出來的對策。應該說,想法是頗有些針對性的。
至於「打造航空母艦」的具體做法,細細觀察下來,大別之,也有兩種類型,一種以廣州新聞圈子為代表,是以某一個已在發行上比較成功的報紙為核心,吸收若干自願加入的報刊,組成集團,例如《羊城晚報》集團就是。當然,這樣的集團今後還會根據需要進一步滾大,這是毫無疑問的。這可以稱之為,市場化的打造途徑。另一種,某地的做法,由領導機構出面,將一些他們覺得應該合併起來的傳媒機構,合併起來。這是行政化的打造途徑。應該說,兩種做法,各有特點。行政化的打造途徑,如果辦事的人確實內行、公正,領導班子選擇得人心,亦是一途。因為市場化途徑中,兼併主體的領導班子,原來也是上級任命的。當然,倘若辦事者外行、私心重、用親信的話,則航空母艦的風險,就要比小船嚴重得多了,理由自明,無需多說。不過,不管如何打造,其目的總是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文化產業的國內外的市場競爭。這樣,實際上就碰到了另一個不能迴避的問題,在這一「打造航空母艦」的思路當中,人才、特別是適應市場競爭的人才問題,似乎談得少了些。文化領域中,行業眾多,為什麼電影一頭對於「打出去」的思考就特別敏感些,其他文化行業敏感性就差一些呢?我以為,這裡面,人才問題其實倒是比較關鍵的。
我們不妨再來看《英雄》背後的規律。電影系統一向強調導演中心論,所以,「文革」結束以後,導演的脫穎而出,比較容易看出分曉,而且也容易出關注市場的導演。其他行業,例如新聞、出版、戲劇等等,似乎就不如電影系統那樣突出。我們如果再作些比較細緻的觀察,就可以發現某些有趣的現象。例如,若就戲劇人才而言,解放前戲曲一頭的代表人物,往往為受觀眾歡迎的演員,也就是說,是在市場當中滾出來的,如梅蘭芳、蓋叫天等,而後再以他們為核心,集聚人才,形成劇團,比如梅蘭芳身邊的秀才人物許姬傳,就是一個既能寫適應市場的劇本、又能寫評論的高手,由梅蘭芳述、許姬傳執筆寫的《舞台生活四十年》,就頗見許姬傳的功力。而現在戲曲一頭的代表人物,則是在評獎當中評出來的。評獎自是好事,我曾參加過解放初期華東話劇、戲曲會演的內部刊物編輯工作,那時候,演員們對於初次參加評獎,差不多是欣喜若狂的。但是,若以評獎為演員脫穎而出的唯一途徑,其脫離市場標準的弊病是不問可知的。這樣的人才,若再成為劇團的領導人,恐怕他也就必然特別關心評獎而不會關心市場了。至於新聞一頭,由於長期以來的過於標準化的辦報方針,適應市場要求的管理人才、評論人才、專欄人才的脫穎而出,就更形困難。其實,國外的先不說,只說解放前,新民晚報發展到五社八版,管理人才如陳銘德、鄧季惺,專欄人才如三張(張恨水、張慧劍、張友鸞)一趙(趙超構,即林放),若從雅俗共賞角度來爭取讀者的視點來觀察,均為極一時之選的人才;而《明報》當年的查良鏞,則集辦報、寫長篇連載武俠小說和評論於一身,都是值得借鑒的經驗。所以,如今我們的文化產業,在「打造航空母艦」的同時,怎樣同時研究使人才能夠脫穎而出的規律,以適應國內外市場競爭的要求,實為當務之急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