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3-15] 王b鳴胸懷天下事 塑造新青年放大圖片
王b鳴致力於香港青年工作及教育改革,她寄語青年人要關心家事國事,培養國家民族感情。
本報記者 邱萍菲 何子成
大學時修讀社會科學,初出茅廬便加入了香港青年協會,自此與青年工作結下不解之緣。因緣際會,她躋身香港政壇,由港英時代的立法局、行政局,到特區成立後的行政會議,又先後出任房委會主席、教統會主席等公職。踏入二○○三年,她由香港政治與青年工作的舞台,拓展到服務國家,獲邀為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王b鳴回首往昔,感受尤深:能夠學以致用,能夠在不同領域中學習、成熟,經歷難求,所得已是太多。
時光荏苒,轉眼已是二十七載,全國政協委員王b鳴見證著香港青年工作幾個時期的方向轉變。由補救性到預防性,至今日的青年工作應配合社會發展概念,她笑言,香港未來繫於青年人身上,做好青年工作,才能打造明天的繁榮。她寄語青年人裝備自己,腳踏實地,因為「機會只留給早有準備的人」。
加強聯繫 建立友誼
青協由八十年代初開始與內地青年機構接觸,是最早啟動「京港青年交流團」的機構,王b鳴表示,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香港回歸祖國已成定局,但香港青年對內地卻十分陌生,青協於是主動與內地青年機構聯絡,打開門戶,加深雙方的了解。
「像我這類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語言、生活習慣都與他們不同,對內地根本不了解。」她回憶道:「第一個團是我帶的,到內蒙古和北京,發現內地的青年都很友善,對香港也很好奇。大家又唱歌,又談天說地,氣氛非常融洽。」那次認識的朋友,至今仍與她保持聯繫。經過十多年的累積,她與全國各省市的青年組織、全國青聯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青年工作 深入社會
「早期我們主要舉辦交流團,那時還沒有甚麼團體搞這類活動,現在當然是成行成市。我們還轉移陣地,除了交流團外,也互相培訓青年工作者,加強兩地青年的團結。」王b鳴笑指,青年工作也要適應社會轉變的需要,不能墨守成規:「我們也舉辦大型活動,像二千年的龍舞長城,二零零二年萬人音樂會等,既促進兩岸四地青少年的溝通,也增強青年人對國家民族的感情。」
王b鳴同時還是香港宣明會主席,與內地民政部、社會服務聯會都有密切聯繫,在政策和志願者教育方面經常交換意見和經驗。「上星期我去深圳參加一個研討會,會間還提到二十四小時通關會否令青少年跨境犯罪、吸毒等問題嚴重化及如何預防問題產生。之前則到過昆明,視察當地山區小學的情況。」說到底,青年和教育問題仍是她心之所繫。
「內地青年很願意學習,而且很謙虛。學習是推動進步的最大動力,這一點香港也應該借鏡。」她指出,內地對青年工作非常重視,共青團、少先隊深入政治和社會層面。但香港不同,過往是補救性的,只重解決問題,後來變成預防性,目標還是避免青少年問題。回歸後,青年發展才走向配合社會進步。
國家民族 事事關心
王b鳴認為,特區政府應該加強公民教育,增強青年人對香港的歸屬感,願意為社會奉獻、服務,進而推展至國家觀念,培養他們的民族感情。「也因此,青年工作的領域比以前開闊,從國情教育、道德觀念、社會關係到個人與人溝通能力,都須關注。」
她承認,社會環境轉變,這一代香港青年,在富裕環境中成長,沒吃過苦,遇到困難,難免畏懼。但其實他們學習、競爭的壓力卻不比前一代輕,只不過,現在讀好書未必有出路,青年人容易迷失方向:「以前,讀好書就成,現在還要周身刀,而且須張張利。」
她解釋,青年人視自己成就高於一切,太自我便無法適應世界趨於全球化的要求,溝通技巧、對社會的關懷、廣闊的胸襟和視野,都不能缺少。廿一世紀的青年人要「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不能只死讀書,需要多元學習和解難的能力,要不怕失敗,有跌倒了再爬起來的勇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