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5月1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要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05-15] 鬥非典護士「六親不認」

放大圖片

前線醫護來信本報表達抗炎心聲。(李志樑攝)

 【本報訊】(記者 伍秋雙)投稿本報的病房助理愛莉在非典型肺炎病房工作已踏入第九個星期。她笑說,投稿本報是因為兒子的提議,皆因本報較為「正氣,唔會作洁v。

 愛莉說,當初被調派至非典型肺炎病房工作,「一點也不怕」,反而好感謝上司給予的機會,令她能見證港人與「非典」搏鬥的情況。不過,有些同事知悉她在「沙士」病房工作後,「怕了她」,見到亦「兜路行」。可幸的是,家人對她的決定均表示支持。她說,自從進入了「沙士」病房,從未與親友見過面,包括年紀較大的父親。而平日她則叮嚀子女要照肺,做好保護措施,以保安全。她又表示,這九個星期以來,見專門病房愈開愈多,自己亦產生很大的工作壓力,但卻沒想過退縮,而且見到病人康復出院,心中所想所感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當見到第一個病人從深切治療部出來,再康復出院,歷時三十五天,當時她真的想哭,她問自己「人點解要受這種罪?」但這麼久以來,與病人的關係明顯親密了好多,有些病人告訴她,會提早退休,好好享受人生。她說,身邊一起作戰的同事都盡心盡力,從未想過「做夠就算」,相當具職業操守,而且變得更有愛心,更勤奮。

 以下把愛莉的來函全文刊登,以饗讀者。

前線人員的心聲

 今天放假在家,電話鈴聲卻響個不停,同事們都紛紛致電給我,告訴我被調派到「非典型肺炎」病房工作,更有些同事問我開罪了誰,又有人說你一定平日不懂聯誼,才會派你到「沙士」病房工作,這真令我啼笑皆非。當我收到病房經理陳來電時,確實了我被抽調到「沙士」病房的事,還叮囑我凡事小心。

 初到「沙士」病房,只有幾個病人躺臥在床上,大部分都是年輕力壯的男女,他們疲倦的眼神告訴我,他們很辛苦,就連轉頭也很乏力。那時的病房物品資源配套並不完善,就連員工的保護衣物也不充足,可是同事們什麼也沒問,只是齊心合力凝聚一股拚搏精神,聽從上司的指導,努力把工作做好。

每位經理忙得打轉

 入院的人數一天比一天多,工作壓力一天比一天重,保護衣物也一天比一天嚴謹,一切配套設施不停改善,病房經理鄭等經理,都對急劇增加的病人急謀對策,有時更工作至凌晨。這是香港自開埠以來從未遇上的新病例。面對災難性的場面,每一位同事都戰戰兢兢地上場作戰,每一位經理都忙得打轉,病房規模越開越大,但同事們都發揮團隊精神合力苦幹。在這塈琱ㄞ鄐讚揚工作認真的護士們如:福銀、亞祖、菲菲等,他們的工作態度,拚搏實幹,令我敬佩。亞積、靜娟、大塊蘇等人盡忠職守,同樣令我難忘。這場災難性疾病,除了加深我對「沙士」認識外,也令我看到人性的可貴。

 從深切治療部回來的病人,眼看他們從起初連起床也不能,直到能站立起來,看到他們的逐漸康復,對我們來說是一番鼓勵。醫生們每天巡房細看每一位病人的病程,為他們盡心盡力地苦研對策。病人的康復是醫生的原動力。每當病人康復步出病房那刻,我內心有說不出的歡欣鼓舞,在此衷心祝福每一位康復者。

災情嚴峻反添決心

 遇上一些病人因家人伴侶的離逝而悲傷,同事們都紛紛送上鼓勵的字句,勉勵他振作,戰勝病魔。在「沙士」病房,我能感受到人間有情,溫馨猶在的一面。雖然傳媒每天不停報道災情的嚴峻,但這反而增添了各同事加把勁的決心。我感激部門主管經理李姑娘和病房經理陳給我這個機會參與這場歷史性的作戰機會,這不單豐富了我的人生,也令我明白齊心合力的重要性。

 從報章上看到很多專業人士批評醫管局這次處理手法有不妥處,責備他們的警覺性不夠高,換轉別人來處理,又能如何呢?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何不多加鼓勵,亡羊補牢才是現今最迫切要做的事,願大家同心協力戰勝這場可怕的疫症。 愛 莉(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相關新聞
世衛將考慮撤廣東旅遊警告    [2003-05-15]
外電:胡錦濤通過考驗    [2003-05-15]
新病例九宗疫情再反彈    [2003-05-15]
醫護頻中招 裝備受質疑    [2003-05-15]
兩殉職案交死因庭審理    [2003-05-15]
多黨反對設委會查疫症事件    [2003-05-15]
21隔離者證實染疫    [2003-05-15]
工商界籌千五萬捐內地    [2003-05-15]
資訊透明有助抗疫    [2003-05-15]
區會倡屯門醫院建紀念亭    [2003-05-1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