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5月1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要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05-15] 本報特稿 曾蔭權:醫護是真正英雄

放大圖片

沙田浸信會七至八個姊妹花上數小時的「傑作」,綴上六十朵以縐紙製成的花。 (盧燕娥 攝)

本報記者 黃錦佳

 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昨日表示,香港醫護人員奮不顧身捨己救人的專業精神,令人萬分感動。

 SARS至今已奪去了本港兩名醫護人員的生命,曾蔭權對此深表惋惜。交談中,他還介紹了一位外科醫生的英勇事跡。一名已確認感染SARS的長者,由於呼吸困難,必須立即進行插喉輸氧,但由於他胸內壓過高,兩名急症室內科醫生傾盡全力也無法完成,唯有即時急召外科醫生協助。

明知染疾先救人

 外科醫生半夜應召趕到病房,發現病人因嚴重缺氧,面色青紫,生命危在旦夕。這名外科醫生冒著被感染的危險,二話不說,連最起碼的防護工具也來不及穿戴,立即為老人家切開氣管進行搶救。結果,這名外科醫生終於因此而感染疫症,被送入深切醫療病房。曾蔭權激動地說:這是我們香港真正的英雄。

 曾蔭權指出,上述個案只是冰山一角,反映了香港醫護人員將拯救病人置於個人的生命之上,這種忘我奉獻的英勇精神,絕對值得全體市民的欽佩。不過,他認為,香港醫護人員受感染的比例,相對於其他先進國家明顯較高,令人心痛。

望加強防禦意識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他表示除了本港醫護人員在搶救病人過程中盡職盡責之外,還由於SARS傳染性特別強,令醫護人員措手不及;加上香港醫護人員長期在無菌的環境下工作,對傳染病的防禦警覺性因而相對稍低。自己的兒子也從醫的曾蔭權表示,香港醫護人員有必要參考外國做法,將預防意識帶入日常工作中,如在英國,即使並非處於疫症傳染高峰期,醫生與病人面談或一般接觸時,都會佩戴口罩、手套等防禦物品,以避免沾上病毒。而內地一些醫院秉承前蘇聯的傳統,在接觸傳染病患者方面也有一套嚴格的規範程序,值得香港借鏡。

 曾蔭權認為,控制傳染病擴散,市民亦責無旁貸。他舉例,不少市民仍然隨地吐痰,導致每年出現七千宗肺結核個案,香港作為一個面向國際,經濟發展迅速的城市,絕對難以接受上述情況。因此市民需要加強公民意識,提升香港整體社會的衛生水平和抵禦疾病的能力。

相關新聞
世衛將考慮撤廣東旅遊警告    [2003-05-15]
外電:胡錦濤通過考驗    [2003-05-15]
新病例九宗疫情再反彈    [2003-05-15]
醫護頻中招 裝備受質疑    [2003-05-15]
兩殉職案交死因庭審理    [2003-05-15]
多黨反對設委會查疫症事件    [2003-05-15]
21隔離者證實染疫    [2003-05-15]
工商界籌千五萬捐內地    [2003-05-15]
資訊透明有助抗疫    [2003-05-15]
區會倡屯門醫院建紀念亭    [2003-05-1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