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8月29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08-29] 文匯社評:樓市復常有利整體經濟

 本港上月住宅按揭貸款大幅增加近三成,是十個月以來最高水平。行政長官董建華對樓市向好表示高興,並稱政府會研究方案,希望令樓價穩步上升。有測量師就認為,目前樓市是旺市不旺價。

 目前,本港社會對樓市的看法,大體可分為審慎樂觀與比較悲觀兩種。審慎樂觀者認為,隨著本港經濟復甦勢頭發展,樓價會重拾升軌,雖然不可能回復九七年的高位,但會逐步把樓市蒸發的大量財富挽回。比較悲觀者認為,由於港深交通日趨便利,加上本港經濟轉型困難重重,樓價還會下跌。

 我們認為,對本港經濟最有利的,不是樓價升或跌,而是樓市逐漸恢復正常。只有當樓市恢復正常,才不會對經濟造成扭曲和衝擊。不正常的樓市飆升,會蛻變為樓市泡沫,一旦破裂,後果嚴重。不正常的樓市下滑,則會嚴重打擊社會信心及消費和投資,阻遏復甦勢頭。顯然,二者都會嚴重影響社會和經濟的穩定。

 上世紀九十年代,本港樓價經過連番不正常的飆升,累積了大量泡沫。六年來,迭經金融風暴、世界經濟不景及非典疫症等打擊,樓價已跌去六成半,樓市帳面財富蒸發約二點二萬億元,平均每名業主不見了二百六十七萬元,並製造了十六點八萬個負資產。可見,不正常的樓市飆升,後遺症十分深遠。受到最大打擊的,是小業主和整體經濟。而地產發展商受到的打擊,不過是利潤由五成到一倍減至仍有兩成而已。

 由於樓市狂潮時期地產商大量建樓,未來兩年本港樓市仍會出現供過於求情況,這造成了樓市下滑的壓力。應該說,這也是不正常的,仍然屬於樓市長期過熱的後遺症。樓市繼續下滑,會擴大負資產數目、加劇通縮、威脅金融體系穩定。而繼續加劇的財富縮水效應,還會令社會信心崩潰。

 過去六年來,特區政府花了不少功夫,希望樓市軟著陸,也就是希望樓市恢復正常。但是,樓價升跌自有其市場規律,再怎樣「托市」,都無法扭轉市場大勢。政府過去穩定樓市的一系列措施,發揮了避免樓價下跌過急的作用。但是,如果政府長期「托市」,樓市就無法恢復正常。未來兩至三年本港樓宇供應量會逐步減少,加上經濟出現復甦勢頭,市場有條件消化過去遺留的單位。實際上,在樓市下滑的情況下,過去數年每年仍維持有二萬至三萬個單位吸納量,這說明市民仍然存在正常的置業需求。只要政府「托市」適可而止,改變左右搖擺的政策,樓市走勢就會越來越正常和清晰,市民就會擺脫怕買了樓後政府又再「托市」而使「早買者」吃虧的顧慮,放心入市。

 最近樓市轉趨活躍,是樓市重歸正常的跡象。因為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置業者,不是出於炒賣投機,而是出於正常的投資和居住需要入市,這樣,就出現了旺市不旺價的現象:旺市象徵樓市有復甦跡象,不旺價說明樓價穩定。

 樓市恢復正常,有利整體經濟發展。這可使被不正常的地產市場長期扭曲的整體經濟,走上良性調整和穩定發展的軌道,逐步消除樓市泡沫破裂後的一系列後遺症,逐漸緩解通縮頑局,恢復社會信心,刺激消費和投資,推動復甦勢頭。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