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8月30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08-30] 政策宜建基於民本政治

 張炳良 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系教授

 行政長官董建華在「七一」大遊行後,表示已聽到市民的不滿聲音與批評,並正在認真地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日後改變施政作風與思維;又說會加強聆聽各方意見,廣開議政渠道,吸納多些具專業知識及有心人士進入諮詢與法定組織等。

董建華具強烈使命感

 經歷了六年執政,董建華不再是白紙一張。一方面其可塑造性有多大,他自己和批評他的人,總也心中有數;而另方面他也已有往績可尋,除了深得中央政府信任的優點外,他在香港內政上卻有所不足。因此,儘管他一再重申將改變施政,部分市民卻仍不受打動,頂多是聽言觀行而已。

 董建華是一位有強烈使命感及公認勤奮好人的人物,連反對派雖批判其施政及風格,但也從不質疑其個人操守。可是,老好人不一定能做出色的政治領袖和政府首長。撇開過去遺留政治體制種種不足不善,造成對政府施政上的限制外,董建華對自我角色的定位和其施政理念與認知上的盲點,也對其過去六年的失誤,構成重要的因素。

特首應發揮統攝各方作用

 先說自我角色定位問題。本來,香港九七年回歸,既要發展經濟,以建立市民對未來的希望與信心,也需理順殖民時代所延續下來的種種政治問題。董建華上任後的不足,在於對民本政治重視不足。其實經濟與政治從來是一個銅幣之兩面,經濟政策之取捨及經濟利害之分攤,本身就是政治問題。而且,在後過渡期中英角力及香港內部政治嚴重分化對立下,回歸後的香港也急需疏導遺留下來的政治分歧,應促進大和解,而非讓政治矛盾愈積愈深,變成死結,把社會分裂。

 董建華未有善用其中央高度支持的優勢,未有利用其早期為各方接受的超然地位,去扮演協調、仲裁、拉攏、團結的作用。至第二屆時,更因推行主要官員政治任命制而疏離原有的公務員體系(特別是政務官系統),及因吸納自由黨及民建聯入閣而令其政權基礎更自我收窄,這些都不利於發揮其作為特區首長(卻非政黨領袖)所應有的統攝各方的角色。

施政不宜一廂情願

 董建華的施政理念與認知也宜與時並進。他在「七一」後說,在三個「P」(Policy政策、Politics政治、Public relations公關)中,其強項是政策,只是不善政治與公關而已。這樣之表述,正好說明其施政不足的關鍵所在——就是他把施政及政策「非政治化」,把孫中山形容為眾人之事的「政治」矮化、輕浮化,及把與民溝通簡易為公關手段。

 其實他所忽略的一個「P」,也應是所有政治家應以為中心的,是People(人民),就是國家主席胡錦濤所言的「執政為民」。無論是政策、政治或政府公關,歸根究底,要問:

 對人民有什麼影響?人民的反應怎樣?人民要求什麼?廣義的政治,既要考慮政策措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公平性、合理性、民眾接納性,也需考慮如何為民所信、為民所受,不能一廂情願,家長心態,由上而下,更不能逆民意之道而行。

 吸納民意,也不只是搞搞民調、見見團體,應特首本人身體力行,放下身段,經常接觸各方民眾,尤其是批評者。公職委任,不能任人唯親唯熟。所有政府領袖都應認識,他們不是公權力和公有資產的擁有者,只是制度上的受託者而已,在決策上要做到為公、兼顧各方利益,並受公眾的監督與其他憲制機構立法會、法院的制衡。

望特首未來四年重建民望

 董建華欲要在未來四年內重建民望,改善施政,便須重新認識與學習真正的民本政治,而不是只把自己關在特首辦及埋首於文檔中、或把對外時間只用在接見貴賓和社團應酬上。他最需要的,是與平民百姓修補關係,與社會各界廣泛建立對話。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