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06] 文匯社評:正面持平看待撤回草案
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昨日宣布撤回《國家安全(立法條文)條例草案》,受到了社會的普遍歡迎,也引起一些不同的議論。我們認為,特區政府只是撤回草案,並非放棄立法。這樣做,既是為了集中精力發展經濟,紓解民困,也是為了有足夠的時間重新檢討有關立法工作,向社會各界作充分諮詢,更好地完成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
全世界都有維護國家安全的法例,香港不可能例外。港人參與制定、國際社會普遍讚賞的基本法明確規定,香港特區應自行立法,禁止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這是香港必須履行的憲制責任,也是市民應盡的公民義務。完成有關立法,不僅是國家利益所在,也是維護香港長期穩定繁榮的需要。因此,董特首在表明撤回草案的同時,又宣布將在保安局成立一個內部專責小組,重新檢討有關立法工作,以便更好地進行立法諮詢。特區政府將最終完成維護國家安全的立法。這個信息是清晰的。
誠然,由於長期的殖民統治,不少香港市民對有關國家安全的立法缺乏了解,抱有各種不同的看法,存有較多的疑慮。這是可以理解的。也正因為如此,特區政府在二十三條立法的問題上,採取非常寬鬆和開放的態度,在對立法建議作出許多重要修改之後,現在又明確宣布不定時間表,盡可能做到向社會各界充分諮詢,以取得廣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這是為了將維護國家安全的立法做得更好,更加適合香港的實際,當然值得支持。中央政府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尊重特區政府「自行」立法維護國家安全。港人可以由此再次感受到中央政府落實「一國兩制」的決心和誠意。
在香港這個多元化的社會裏,對政府撤回草案有不同的議論和看法,並不奇怪。但我們應該看到,政府的舉措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符合港人的利益和福祉。對此,大家應該有一個持平的、正面的態度。社會各界對政府的舉措有一個基本的正面共識,有利於增加社會的凝聚力,使政府和各階層人士能夠集中精力發展經濟、紓解民困;也有利於為最終順利完成二十三條立法創造良好的條件。
儘管在二十三條立法問題上產生過許多爭論,但已經成為過去。既然特區政府已經撤回草案,持有各種不同意見的人士和團體應以大局為重,不要再糾纏於過往的爭論,而應該集中精力搞經濟,抓住更緊密經貿安排的機遇,充分利用中央支持香港的各項措施,推動香港的經濟復甦,實現經濟轉型。這是廣大市民的共同願望和利益所在。極少數人為了一己私利,罔顧事實,甚至以各種「陰謀論」說法,對特區政府乃至支持立法的團體進行惡意的攻擊,企圖再次挑起爭論,轉移社會的注意力,衝擊振興經濟的工作。這種違背香港的利益的所為,廣大市民是不會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