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10月1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10-13] 文匯社評:減財赤須逐漸加大力度

 據政府消息透露,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最快會於本周內,向各個政策局發出新年度的財政指引,繼續要求各政策局減開支百分之二點八。我們認為,這種安排非常溫和,作為節流的初始階段,尚可接受,但距減赤的實際要求還相差甚遠,政府需要逐漸加大減赤的力度,才能確保香港財政收支達致平衡。

 沙士重創香港之後,社會上普遍要求調整原有的減赤安排,以便政府有更大空間調動財政資源,推動經濟復甦。這種要求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合理的。然而,以為減赤問題從此可以置諸腦後,無需制定明確的時間表,則是不明智的,也是很危險的。香港上個財政年度的赤字為六百一十七億元,本年度由於對抗沙士支出增大,赤字將較預算的六百七十六億元更多,有經濟界人士預計可能高達九百億元左右。如果香港每年有約七百億元財赤,現有的二千多億元儲備將在三至四年內耗盡,政府的財政將會陷入危機。應該說,情況十分嚴重,切不可掉以輕心。

 不少人以為,香港的財赤會隨著經濟回復升勢而減少,不必過份憂慮。這種想法過於天真。因為,香港的財赤,主要不是因經濟周期性起伏產生,而是由收入少、開支大的開支結構造成。這種不合理的開支結構,過往依靠與熾熱樓市、股市相關的非經常性收入支撐。然而,這種泡沫經濟的收入難以再來。經濟恢復增長雖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財赤壓力,但要真正改變不合理的收支結構,必須老老實實減少開支。

 也有人建議政府通過發行債券減少財赤壓力。其實,不能籠統將發債與減赤掛鉤。事實上,政府的赤字分為經常性收支赤字和非經常性收支赤字。經常性開支主要是指政府各部門的日常開支;非經常性開支則包括對香港長遠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的大型基建等方面的開支。政府發債,如果用於推動經濟發展並有較好回報的投資項目,可以考慮;假若是「借錢出糧」,用於經常性開支,則萬萬不可。這樣做,不僅市民不會答應,而且會給外界傳遞「香港無意、無力減赤」的負面信息。任何人都不應該寄望通過發債來代替壓縮政府部門的日常開支。

 百分之二點八的減開支幅度,與減財赤的實際需要相比,還是遠遠不夠的。政府赤字高達近七百億元,佔本地生產總值百分之五以上,遠超國際許可的百分之三的水平。政府上個年度的開支總額為二千四百多億元,但收入只有一千七百多億元,兩者之間的差距高達約百分之三十。政府需要在二點八減幅的基礎上,逐漸加大減赤的力度。這是無法迴避的現實。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政府理財,都需要遵循「量入為出」的原則。基本法對此作出明確的規定,更凸顯出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系,尤其容易受外界衝擊,更應該保持財政穩健,以應對不測。

 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香港嚴重的結構性財赤,不會隨著經濟復甦而消失,更不應用發債的方式去掩蓋,而必須在大力壓縮開支下功夫;減赤沒有甚麼「無痛」的捷徑可走。政府和社會各界都要有決心準備承受壓縮開支帶來的痛苦。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