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10月1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10-13] 莫忽略「國旗下的教育」

楊耀忠 立法會議員

 回歸六年,不算短的一段日子。教統局已為全港各公營中小學斥資兩萬多元興建旗桿,各種客觀條件應不存在任何升旗的限制。如果學校在升旗如此簡單的問題上都不能以身作則,憑什麼對著我們的學生誇誇其談愛國教育?更何言加強推行國民教育的力度?

 一個多世紀以來,香港特殊的政治與地域環境,造就了一個經濟發達,自由開放的國際化都市。我們擁有值得珍惜和驕傲的成就,但也同時背負著不無遺憾的歷史背景。由這複雜而矛盾的現實,造成身份與文化的斷層,使得我們的學校教育,亦顯得漂泊。

 學校是下一代接受教育的重要場所,也順理成章地成為推行公民教育的希望之所在。然而今年,民建聯於國慶日的一項調查中,三個區共127間公營中小學及特殊學校(包括灣仔、荃灣及油尖旺區),近30%的學校在國慶日當天懸掛國旗,較去年教統局公布的60%的數字何止一瀉千里。這份不及格的成績單,讓人失望至極,亦不免質疑這些學校對愛國教育的重視程度及投資力度。

部分青少年對祖國仍感疏離

 百多年的殖民管治生涯,我們常自嘲為「無根的一代」,普遍缺乏國家民族意識。然而,在香港回歸祖國的歷史時刻,遊子終於歸家了,該是培養下一代「根」的意識的時候了,我們卻又似乎並未加以珍惜與重視。國慶日升掛國旗是最基本的國民意識的體現。國慶日代表著一個國家的誕生,代表了國家的苦難、榮辱和尊嚴。如果學校連這最起碼的尊重都做不到,遑論對下一代進行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無怪乎在回歸後長達6年的今天,多數青少年對祖國的感覺仍然疏離,認同自己是香港人多於是中國人(學友社於9月份就「中學生國民身份認同」的調查報告)。這顯然是種瓜得瓜的再一次具體體現。

 升掛國旗,不僅是一種形式,除了表達對國家的尊敬及祝福,對學生來說,更是個很好的愛國教育題材。結合莊嚴肅穆的升旗儀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教育,讓潛伏已久的民族意識得以萌芽。所謂「言教不如身教」。所有的德育教育無非都是在「形式」教育下使學生得以啟發。

學校升掛國旗比率低

 青少年國民身份認同的不足,學校升掛國旗的比率之低,除說明了學校國民教育的貧乏,亦反映了政府政策的慵懶。殖民時期,港英政府可以運用其行政權力的影響,規範教育事業的發展,使學校為保持「政治中立」而迴避了國家民族意識的教育,使迷惘成了那個時期香港華人的主調。然而,回歸後的特區政府卻前怕狼,後怕虎。怕家長有意見,怕辦學團體有意見,又怕學生、教師不接受……因而採用了聽之任之的態度。為何港英政府可以無愧於運用行政權力成功打壓華人的國民教育,而我們的特區政府卻要躊躇於運用行政權力鼓勵國民意識的覺醒?兩代政府在政策推行的決斷性上可見一斑。

 升掛國旗是小事一樁,卻是國體的具體體現。在社會政治發生巨大變遷的背景下,時代賦予我們新的挑戰。「一國兩制」涉及國家民族意識的重建,及兩種制度的相輔相成。盡將香港的回歸視作英國管制時代的完結,是狹隘的。如果公民教育在今天仍然迴避國家觀念的教育,那便是對下一代的不負責任。因此,我們應該重新細細地品味「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立足香港」這話在今天的意義。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