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0-18] 文匯社評:舊區重建須有新思維
市建局宣布用三十五億八千萬重建灣仔利東街一帶的舊樓,這是市建局成立以來最大的重建項目。
我們認為,在樓市泡沫爆破和沙士一役之後,無論是政府還是市民,都應調整心態,用新的觀念和思維看待舊區重建問題。舊區重建的主要目的,應該是美化香港形象、改善生活環境和維護市民健康,而不單純是為商業利潤或獲取豐厚賠償。當局應在檢討過去弊端和漏洞的基礎上,開展灣仔舊區重建,以便把今後其他重建項目納入良性發展軌道。
這次重建項目涉及五十四幢樓宇,大部分為四十年以上的舊樓。賠償費用約為十七點三億元,佔整個計劃費用近半。這個重建項目預料將虧蝕約七億元,虧蝕的主要原因,依然是香港的「老大難」問題:賠償政策過於慷慨。目前的賠償政策,首先會影響重建工作。市建局若長期「明蝕」補貼舊樓業主,必重蹈土發公司難以為繼的覆轍,進而影響重建目標的實現。其次,會吊高有關舊樓業主的胃口,漫天索價之下,令收購過程舉步維艱。因此,政府應檢討和修訂目前的賠償政策。歐美國家市區重建賠償相等於受影響單位市值百分之一百二十左右,亞洲區的大多數地方是市值百分之一百三十左右,香港則是市值百分之三百左右。香港過高的賠償額是過往高樓價的產物。在樓價普遍下跌六、七成的情況下,賠償額應當適當調低。而受影響業主也應該實事求是,四、五十年的舊樓,若不是涉及重建,按市值出售肯定乏人問津。所以,在賠償問題上,無論是當局或受影響業主,都應改變樓市高峰期的處事方式和心態。這樣重建工作才能持續下去。
沙士一役,暴露了香港在城市規劃和舊區重建方面的種種問題和弊端,諸如建築過密、居住人口過稠、綠化面積稀少、康體娛樂活動空間不足、社區配套設施不全、舊區衛生環境惡劣等,潛伏各種隱患,導致病毒容易滋生擴散,危害市民健康。所以,舊區重建應按照以人為本的原則,並納入宏觀的城市規劃之中。這次重建項目,包括發展商住、消閒購物、娛樂等設施,於二○○九年完成後,連同莊士敦道、太原街及皇后大道東項目,將成為灣仔區的新中心。市建局表示對這次改善社區環境將作出承擔,這是值得鼓勵的。政府亦應考慮對市建局改善社區環境所付出的代價,給予合理的財政支持。
目前,樓市仍有下調壓力。樓價若再跌,對市民信心、銀行體系、消費市道和整體經濟復甦趨勢,都會造成衝擊。現在仍然空置的二萬多個居屋單位,以及兩間鐵路公司涉及六萬多個單位的發展項目,已對樓市長遠前景形成不明朗因素。因此,舊區重建還應考慮所提供的住宅單位數目,不應對樓市造成壓力。這次重建項目,沒有一味追求商業利潤而集中於提供住宅單位數目之上,這是值得肯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