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11月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11-07] 文匯社評:如此政治化 香港怎安寧

 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王見秋昨日宣布辭職。他在聲明中強烈指責,平機會炒人事件被演變成一場政治鬥爭,對他個人來說更是一場政治迫害。王見秋在辭職聲明中留下「一己之力」難抵高度政治化社會環境之嘆,確實值得人們思考。

 王見秋以平機會主席的身份辭退平機會候任行動科總監余仲賢的事件,儘管被炒得沸沸揚揚,但事件本身並不複雜,只是一宗普通的僱傭糾紛。平機會對解僱余仲賢的理據解釋相當清楚:一是余仲賢履新前接受傳媒訪問的內容,顯示並未充分了解行動科總監的角色,平機會對其在調查投訴及調解方面的工作經驗存疑;二是平機會根據自身的角色和未來路向的檢討,可能會建議改動某些職位,重新調配資源,以節省開支,盡早終止余仲賢的合約為最恰當做法。應該說,無論公營機構還是私營機構,炒人辭工是平常事。如果一個機構的行政首腦連炒一個下屬的權力也沒有,他怎麼能夠管理整個機構。當然,當事人如果認為平機會的處理不公平,完全可以循現有的司法渠道,去勞資審裁處申訴,由法庭判定是否無理解僱。

 不幸的是,炒人事件被人以高度政治化的手法大肆炒作。不僅王見秋本人被窮追猛打,一些陳年舊事被人翻炒圍攻,而且連其家人也不能幸免。各種攻擊無日無之。王見秋感到獨力難支,除了辭職,還能有什麼別的選擇?

 在此,人們不禁要問:香港是一個法治的社會,本來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的王見秋炒人事件,為何要用高度政治化的手法,通過政治暴力、輿論審判的方式置人於死地而後快?這種在內地早已被人深惡痛絕、遭到徹底否定的「文革」大批判式的政治暴力,現在卻在香港被人奉為至寶,大行其道,怎不叫人感到悲哀?這樣的政治氣氛對香港有甚麼好處,於香港的對外形象又有何益?

 一宗普通的勞資糾紛被小事化大,再次凸顯了香港社會高度政治化的現實。其所帶來的嚴重後果,一方面是造成社會的內耗,令政府官員和社會各界疲於奔命應付爭拗,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處理推動經濟復甦和社會發展的大事。香港現在面臨嚴重的困境,因素固然很多,過度政治化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另一方面,過度政治化的社會氣氛,也堵塞了香港的用人渠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出任公職的人都要面臨翻查三代、輿論公審的命運,甚至會弄得中箭落馬、連累家人的結局,還會有誰願意站出來服務社會?「港人治港」是一個新生事物,需要有一個寬鬆的社會環境培育鍛煉人才、吸納專才。過度政治化的氣氛,卻是扼殺培育人才的渠道。

 高度政治化的社會氣氛,對香港的經濟發展和治港人才的培養都是非常不利的。有責任感的社會人士和理性的市民,應該共同努力,改變這種不健康的政治生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