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12月11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12-11] 如何建設創意世紀地標工程

放大圖片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文化總會會長高敬德。

高敬德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中華文化總會會長

 (續昨) 第四、應特別注重文娛藝術設施的長遠經營管理。對此,一是建議本地文化界多介入文娛藝術設施的經營管理,盡可能把反映香港風土人情的本地文娛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以使獨特的中西合璧的香港文化發揚光大,進而激發廣大民眾的文化參與積極性;二是建議由特區政府向中央政府提出申請,請求中央政府支持將故宮博物院、歷史博物館、軍事博物館的一些展品盡可能地提供給香港長期輪番展覽;三是建議特區政府與內地各省、市、自治區合作,力求他們支持將本地文物或地方特色展品輪流到香港展覽;四是建議本地文化界盡可能聯合內地省份文化機構和國際文化機構,將中國和國際上民間的頗具風土人情的民族性藝術引入到香港來,以豐富香港文娛藝術的民族性、國際性。

 第五、應加強文娛藝術設施經營的長遠監督管理。一是建議特區政府對發展商要有嚴格的經濟保障措施,如交付保證金等辦法;二是建議特區政府會同文化界成立一個長遠的經營管理監管機構,賦予該機構適當的權力,以有效措施防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經營不當的經濟風險和其它問題的發生。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的建設是香港面向知識經濟的二十一世紀發展創意經濟的具體體現,是香港邁向國際文化大都會的關鍵措施。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必須引進新的文化規劃及管理理念,必須產生和發揮文娛藝術的匯聚效應和融合效應,其必須走文化藝術、潮流消費和大眾娛樂的結合之路,亦必須發展成為各種文娛藝術品味交流、各種人流融合的現代公共文化中心大平台。

 基於上述,本人認為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核心設施功能應向多樣化的大文化產業市場中心發展。為此,本人建議:

 一是在75,000平方米的博物館內設立中華文化發展史專館,把7,000年中華民族和文化的發展以科技手段、實物展覽、圖文講解方式展示給世人。

 二是在博物館內設立古玩字畫、文房四寶、圖書超市、音響製品等展銷館(文化人著書立說便是文化產品,應該透過書市實現其商品化,雲南省2001年舉辦中國12屆書市交易額高達90餘億元人民幣),另可與中國內地、台灣合作及國際上有關機構合作,盡可能地把中國和世界的珍奇古董、文物等吸引到香港長期展銷。

 三是在可容納10,000多人的劇院內引入如美國拉斯維加斯可樂宮大酒店巨型馬戲類水上芭蕾表演(「○」騷)之類的長久劇目每晚表演一場,這除可與迪士尼相配套外,定可吸引本地和內地及全球遊客。

 四是在30,000平方米的露天廣場舉辦每天兩場或逢星期六、日定時的中華民族風情、世界民族風情表演,一方面讓本地文化界業餘文化藝術團體或有關青少年組織、中小學校有更多的表演機會,有效地展示香港文化藝術,另一方面也可吸引世界遊客,製造一個文化旅遊新熱點。這樣,便可以文化產業促進旅遊業壯大;以旅遊產業帶動文化產業的生成。相信,此舉必將大大促進香港經濟、文化、社會的繁榮發展。

 五是在博物館或其它設施內拿出不少於5,000人的場館做「香港青少年文化宮」或「香港青少年文化中心」。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和文娛藝術水平,必須從小培養,而青少年更是社會的未來棟樑,我們必須從這一方面著眼才行。為此,建議在「香港青少年宮」中舉辦歌舞、戲曲、琴棋、書畫、寫作、攝影、雜技、武術、泥塑、雕刻等藝術廊及表演活動,吸引青少年課餘參加,使青少年從參與活動中培養文化的興趣,尤其是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和認識,藉以陶冶性情,提高個人修養情操,這有助於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實現德智體美的健康發展。「青少年文化宮」還應專門闢一處兒童文化天地,讓幼兒們從小就能感染國際文化和中華文化的氣息。相信,有了這樣一個匯集各種文化活動的大型文化區,全港的青少年、學生、家長、老師都會踴躍參加,全民的文化意識便會大大提高,文化氣息亦會日益濃烈,影響力也一定不同凡響。

 此外,鑒於文化是經濟發展的原動力,文化產業是一個國際性大產業,世界上重量級的跨國集團幾乎均與文化產業相關聯,而我們香港乃至整個中國的文化產業卻處於弱勢,為此,建議特區政府聯合民間機構甚至中央政府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香港舉辦世界級的「國際文化合作組織會議暨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會內設「國際文化論壇」,由各國元首、首腦及文化、教育、科技部長出席會議並演講,一年一屆定點在香港舉行,以求把香港培育成國際文化大都會,並藉此拉動香港大文化產業的快速生成與發展,進而促進經濟與社會、文娛與藝術的發展。 (續完)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