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12月13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12-13] 陳水扁難製造公投效應

褚靜濤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史研究中心

 12月10日,民進黨召開中執會會議後,正式提名陳水扁為2004年「總統」候選人。陳水扁接受提名後發表《相信台灣、堅持改革》演說,作為明年的競選主軸。12月11日,陳水扁正式提名呂秀蓮作為2004年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

 民進黨內對於呂秀蓮繼續擔任副手意見分歧很大,反呂和擁呂勢力公開叫陣。臨陣換將乃兵家大忌,呂秀蓮決非省油的燈,如果她脫黨參選,只會壞了陳水扁的大事。阿扁權衡利弊,還是維持現狀,不致民進黨分裂。

陳水扁得益於國民黨分裂

 以民進黨在島內不超過40%的支持率,2000年陳水扁能夠僥倖當選,完全是得連宋兄弟相爭之利。1994年陳水扁參選台北市長,在屈居下風的情況下,李登輝為打掉新黨的趙少康,最後「棄黃(大洲)保扁」,助陳水扁當選。

 平心而論,陳水扁四年任期內,對台北市政發展做了一些實事,獲得市民的高度肯定。

 1998年國民黨推出形象清新的馬英九參選台北市長,陳水扁在投票日前把自己老母拉出來求票,仍是以未過半數的微弱劣勢下台。這是陳水扁無法改變的宿命。

 可以肯定,陳水扁兩次勝選,均得國民黨分裂之福。而1998年競選連任台北市長失利,恰是因為泛藍陣營團結之故。以今日泛藍前所未有之團結,能否重演1998年一幕,尚屬言之過早。

炒作公投議題抹紅泛藍

 台北市長選舉屬地方選戰,不涉及「國家定位」問題。1998年李登輝為馬英九站台,高呼「新台灣人」團結起來,破解了陳水扁的省籍訴求,對馬英九當選不容小覷。時過境遷,李登輝離開國民黨,自立台聯,成為島內急進台獨勢力的精神領袖。這次分裂對國民黨的傷害實際上超過了趙少康等人的出走,超過了郝柏村、林洋港的出走,也超過了宋楚瑜強行參選。國民黨實際上四分五裂。現在李登輝公開站在陳水扁一邊,必然影響到一批對李登輝心存感念的中間選民。

 「總統」選舉必然面對「國家定位」問題。陳水扁執政乏善可陳,在經濟民生方面無法向廣大選民交代。「全民共治」、「剷除黑金」等支票無一兌現,令中間選民十分失望。他不得不炒作公投議題,轉守為攻,轉移視線,升高廣大民眾對台灣定位的期待,將禍水引向大陸,抹紅泛藍,以求亂中求勝。

無美國撐腰難成轟動效應

 大陸不惜一切代價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的堅定立場,迫使美國政府關注陳水扁的挑釁行為。布什總統公開宣示:「我們反對中國大陸或台灣單方面作出任何改變現狀的決定,也反對台灣領導人準備作出單方面決定以改變現狀的講話和行動。」面對反恐、伊拉克戰爭、朝鮮危機和大選,布什不願重演1996年台海危機。

 就連一向支持台灣的美國前駐華大使李潔明都對陳水扁表示不滿:「台灣政府讓(兩岸)局勢失控,(以致)需要一些大人的管教。」沒有美國撐腰,陳水扁想在公投問題繼續製造轟動效應十分困難。

 據《聯合報》12月9日公佈的最新民調顯示,連戰和宋楚瑜只以40%的支持度,領先陳水扁和呂秀蓮一個百分點。在最後的百日衝刺階段,陳水扁要想突破50%的宿命,關鍵在於他能否為台灣人民帶來真正的幸福,也就是改善兩岸關係、剷除黑金政治、擺脫經濟困境、促進族群融合。在廣大選民日益理性化的台灣社會,繼續靠搞陰謀詭計是很難玩下去的。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