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17] 文匯社評:突破公用機構減價難的困局
中華電力和香港電燈昨日宣布,明年繼續凍結基本電費一年。中電的五成用戶可獲50至200元回扣,港燈則可能根據明年的燃料價格調整燃料回扣。儘管兩電反覆強調凍費已是作出極大努力,很不容易,但民間照例又是一片要求減費的聲音。這種狀況,既反映兩電與公眾之間各說各話、互不理解的現實,也表明了整個公用機構收費難以下調的困局。
應該說,民間要求兩電減費情有可原,道理多多。多年經濟不景,市民生活負擔加重,商家面對成本下調的巨大壓力。在連續通縮五十多個月之後,工資物價普遍下降,電費沒有作出相應的下調,已經成為市民的一大負擔。所以,要求兩電減費是近年來民間的一個普遍訴求。
不過,從電力公司的角度看,電力基建的投資大,回報期長,股東按照與政府簽訂的合約作出巨額投入,為市民提供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同時獲取合約規定的利潤,並無不妥。實際上,港燈在電費問題上面對社會的壓力,也有不少抱怨。據該公司提供的資料顯示,過去二十年,本港住戶平均電費的調整幅度,一直低於通脹水平,遠較工資、交通及燃氣費為低;港燈電費所佔家庭入息的百分比,亦低於歐美及亞洲許多地區。港燈認為,過份指責電費過高,並不公平。還應看到的是,本港民粹主義逐漸盛行,要求減價已經成為爭取選票的重要手段。港燈近年曾兩次試圖加價,最後都胎死腹中。儘管民間指責兩電是「只加不減」,而兩電擔心的卻是「易減難加」。兩電在減價問題上高度設防,也不難理解。
不難預見,在二○○八年政府與兩電的利潤管制協議屆滿之前,儘管民間會不斷要求減價,但兩電仍會強調合約精神,「死守」不減費的底線。政府和民間較為現實的做法,應該是積極監察,推動兩電加大降低成本的力度,通過增加電費回扣的方式,減輕市民的負擔。
進一步來說,政府應該盡早著手部署檢討二○○八年之後的電力市場利潤管制計劃,包括研究開放電力市場、降低利潤率、將電費與本地消費物價指數掛鉤等問題。由於電力專營權涉及的問題相當複雜,而引入新的競爭者需要多方面的長時間準備,政府早日著手有關的檢討,既可以為兩電的發展提供參考,推動其加強競爭力,也能夠使有意加入競爭的公司早作準備。
事實上,減價問題並非兩電獨有,其他公用機構如交通、煤氣等也都面臨要求減價的社會壓力。香港公用機構收費過高,是導致本港高生產成本的重要原因;其收費難以下調,又是影響香港生產成本下降的嚴重障礙。儘管社會上要求減價的呼聲非常強烈,連政府也加入其中,但公用機構依然故我,以種種理由拒絕減價。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需要從整體上審視公用機構收費機制僵化的問題,根據經濟環境的改變,逐步建立「可加可減」的機制,打破公用機構減價難的困局,以適應香港經濟發展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