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12月1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12-17] 文匯論壇.中美貿易不平衡及人民幣匯率改革

秦 曉

 中美貿易不平衡是雙邊經貿關係中由來已久的結構性問題,此問題被不適當地誇張了。解決此問題不能單純歸結為人民幣的匯率,也不可能通過人民幣增值來解決。解決的途徑主要是:一、積極擴大從美國進口,當然這需要美國政府和企業的合作;二、加大中國對外開放力度,特別是在服務領域,使更多的美國企業能進入中國市場,從中國經濟增長中獲取利益;三,改革目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中美經貿關係自1979年兩國建交後,儘管受到各種非經濟因素的影響,經歷了各種曲折和危機的考驗(如最惠國待遇、「六.四」以後的制裁、加入WTO的談判等),但總體來講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目前,美國已成為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則是美國的第四大貿易夥伴。在此期間雙方的經貿關係從單一的貨物貿易已經發展到包括商品、服務及投資等各個領域的廣泛合作。這充分表明:中美經貿關係對雙方來說具有極大的互補性和互利性,而且存在著巨大的空間和潛力;中美經貿關係已成為兩國戰略關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性的因素。

 當前中美經貿關係中的突出問題是中方的貿易順差及由此引出的人民幣匯率問題。對此我有幾點看法:

 1、中美貿易不平衡是雙邊經貿關係中一個由來已久的結構性問題。

 由於近年來美國經濟衰退,貿易赤字驟增使這個問題凸顯出來。在美國大選臨近時這一問題又被政治化。這不僅使這個問題的解決變得更為複雜,而且會對中美戰略互信產生不利影響。如何正確地認識這個問題,妥善地解決這個問題,使中美戰略互信得以加強是兩國政治家的責任。

 2、技術層面上講,我認為,首先中美貿易不平衡及其對美國經濟的影響被不適當地誇張了。

 首先,由於統計口徑的不同產生了較大的差異: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美國商務部(美方逆差) 838億 830億 1031.2億

中國海關(中方順差) 298.5億 280.8億 427.2億

 在統計上雙方爭論的要點是:貨物估值、轉口及增值、服務貿易是否應納入統計等。

 其次,即使按美方統計,中國對美的出口值只佔美國全部進口額3%以下,佔GDP不到1%。因此,這一因素被高估是顯而易見的。

 3、中美貿易不平衡產生的原因和影響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不能單純歸結為人民幣的匯率,也不可能通過人民幣增值來解決。

 首先,中國對美出口主要是製造業產品。在這個行業中,中國勞動力成本優勢是中國產品具有競爭力的主要因素。據有關統計,中國紡織業勞動力每小時工資約為美國的1/20,汽車零部件業為美國的1.7%。這一差距絕不是人民幣升值百分之幾或幾十而可以彌補的。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潮流中,美國應不失時機地調整自己的產業結構,而不應運用經濟和其他手段來保護失去競爭性的產業。

 其次,中國出口產品中有65%來自外資(包括美資)企業,有50%以上是進料和來料加工。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已成為跨國公司供應鏈中的組成部分,但中國企業所承擔的是這一供應鏈的低端,或者是跨國公司的一個成本中心。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原料採購、製造、研究、開發、批發、銷售所形成利潤的主要部分並沒有留在中國,而是流到了跨國公司的總部。離開這樣一個基本的格局來討論貿易的平衡問題是不全面的。同時,人民幣的升值也會直接打擊包括美國在內的跨國公司的利益。

 第三、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國與日本、俄羅斯、台灣地區、東盟、澳大利亞貿易增長過程中,中方出現巨大貿易逆差(2003年上半年為345億)。這表明原先這些國家和地區的部分對美出口轉移到中國,或由中國加工後再向美國出口。也就是說美國對這一地區的貿易逆差總量並未發生很大變化,只是中國的成分增加了。而這些國家和地區可以用對中國出口所獲取資金增加從美國的進口。如果人民幣升值,中國對美出口可能會減少,但由此產生的這一地區的經濟互動,其最終結果並不一定會對美國在這一地區貿易逆差總額(約2150億美元)帶來正面效應。

 第四、中國廉價的產品給美國消費者及一些相關產業(運輸、港口、批發、零售等)帶來巨大的直接效益。據世行測算,如果美國不從中國進口,美消費者每年需多支付150億美元。人民幣的升值會損害美國消費者及相關產業的利益。

 第五、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的解決不應消極地從減少中國對美出口來解決,而應採取積極的態度,從擴大中國從美國進口來解決。而美國對中國的高技術產品出口限制,以及「六.四」風波後的「剩餘制裁」都限制了中國從美國進口。這是美方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而不是人民幣匯率的調整所能解決的問題。

 第六、美國貿易和財政赤字的問題反映了美國當前經濟狀況,同時對美國經濟以至全球經濟復甦造成制約。解決這個問題涉及諸多因素,包括產業結構的調整,也要假以時日,但當務之急是吸引外資流入而不是採取貿易保護主義。人民幣的升值不僅影響了中國從美國的進口,也會大大減少中國購買美國債券的能力,這對外資流入美國會產生不利影響。

 4、目前人民幣匯率機制的基礎。

 中國當前人民幣匯率機制被稱為:以市場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這一機制的採用是基於中國目前的實際狀況和對外經貿關係。

 中國經濟總體態勢是好的,這主要表現在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但一些結構性、基礎性的問題依然存在,這主要包括:農業落後,農民收入偏低;國企改革是一個長期、艱難的過程;金融業不良貸款比例高、監管水平低,存在一定的風險;就業壓力大(目前經常性失業人數為2400萬,其中每年新增失業人口1000萬,下崗職工保持在600萬,登記失業人口800萬);社會保障制度剛剛起步,覆蓋面和保障程度都較低;存在較大的資源約束和環境壓力。面對這些問題,保持相對穩定的匯率是必要的,否則可能引發中國經濟、社會動盪,進而影響到全球經濟復甦和全球金融的穩定運行。

 中國的經濟正融入國際經濟,人民幣匯率的制定不僅要考慮中國的國情,也要考慮貿易夥伴和全球的經濟狀況。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在人民幣面臨貶值的巨大壓力下,中國政府本著對國際社會負責的態度,承擔了犧牲,保持了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中國在雙邊貿易交往中主張平等、互利,並不追求單方的貿易盈餘,因為它不可能持久。但雙方貿易不平衡問題不是單純調整匯率即可解決的。另外中國在與美國出現順差的同時,與另一些國家、地區卻存在逆差,這就使問題變得更為複雜,因而要採取謹慎的態度。

 5、解決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的途徑。

 中美經貿關係對雙方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美國作為經濟大國對全球經濟復甦和持續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無論是從中美雙邊的戰略和經貿關係,還是從全球經濟來講,中國都應該而且有責任認真對待和積極解決雙邊的貿易不平衡問題。

 解決的途徑主要是:一、積極擴大從美國進口,當然這需要美國政府和企業的合作;二、加大中國對外開放力度,特別是在服務領域,使更多的美國企業能進入中國市場,從中國經濟增長中獲取利益;三,改革目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這一改革是循序漸進的,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在現有的機制下擴大浮動的幅度;第二步從單一與美元掛鉤轉變為與國際主要貨幣一攬子掛鉤,使之更全面、更真實地反映人民幣的市場價值;第三步,開放資本帳戶,使人民幣成為可自由兌換的國際貨幣。這一步的實施需要具備更多的條件和較長的時間,但它應是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的目標。(作者係招商局集團董事長)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