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19] 文匯社評:解決失業難題 不能守株待兔
政府昨日公布,九至十一月的失業率下降零點五個百分點,回復至三月沙士爆發前的水平。財政司司長唐英年認為,本港經濟結構轉型道路漫長,未來就業仍面臨挑戰。
的確,本港就業形勢仍然嚴峻,不容過份樂觀。目前失業率下降的原因,是受惠於個人遊和外圍經濟轉好,而非內部經濟因素拉動。因此失業率下降僅是臨時性現象,而且不穩定。由於本港內部結構轉型仍舉步維艱,因此失業問題不可能很快解決。解決結構性失業,政府的角色很重要,有關方面應該主動想辦法,不要以為經濟形勢好轉失業問題就會自動消失,不能守株待兔等運到。
政府對所推出的大量短期職位,會在短期內決定是否延長或取消。我們認為,用公帑創造短期職位的方法,屬於福利性和救濟性的措施,存在效益低、增加失業者依賴性、干擾勞工市場調整以及無力為繼等問題,不宜久用。政府要強化推動結構轉型的角色,在經濟轉型過程中創造更多職位。對此,在下列三方面,政府應可扮演重要角色。
第一,充分發掘個人遊的潛力。個人遊開啟了內地居民向香港的自由流動,越來越多內地人士來港,將會大量使用香港的旅遊、零售、酒店乃至銀行、股票、保險、醫療、法律、教育等服務。配合人民幣離岸業務展開,與人流相關的資金流和商務流也會加大流入香港。這對以服務業為主的香港經濟發展和就業前景,是相當有利的。對個人遊,政府不能僅停留在增加道路、疏通關口和增建景點等方面,還要在本港服務業的各個領域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並下決心改革醫療和教育體制,令香港多元化的服務業以及醫療和教育事業,吸引內地源源不絕的使用者。這樣,香港才能在更大的範圍內享受到中國經濟成長的好處,並為港人開闢出多元化的大量職位。
第二,CEPA實施在即,政府應充分利用零關稅帶來的契機,振興本港製造業。本港的傳統製造業雖已式微,但在設計、質量管理、品牌及商譽等方面仍然保留優勢。這些高增值製造業的環節,值得鞏固和發展。本港利用零關稅振興自己的製造業,是大有可為的。這能為本港創造大量工作職位。政府應積極配合零關稅,採取稅務、土地等優惠政策,以及檢討邊境禁區政策,為振興本港製造業鳴鑼開道。
第三,目前本港專業服務人員積澱過剩,在形成惡性競爭的同時,失業也蔓延到專業人士和管理階層。在CEPA框架下,內地對香港提前開放十八個服務行業,並增加了電訊業等領域的開放,這為本港專業人士拓展了發展和就業的空間。政府應採取措施幫助本港專業人士到內地發展。香港輸出過剩人才,可緩解本地專業人士失業壓力和服務業市場的惡性競爭。
總之,政府不能望天打卦,坐等經濟復甦去紓緩失業壓力,而應充分發掘個人遊的潛力,並在CEPA框架下振興本港製造業和幫助本港專業人士到內地發展,從多方面去解決本港的結構性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