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12月30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新聞專題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12-30] 絢麗多姿的開江「彩亭」

放大圖片

本報駐西南記者 黎濤

 素有「川東寶鄉」美譽的四川開江縣,民俗文化古老厚重,源遠流長,尤以「彩亭」藝術之精華而著稱於世。

 開江「彩亭」,俗名「亭子」。由木製的平台架、形態各異的鐵管、戲曲人物及道具組成。一般由8人組一亭,孩童著戲裝,按所紮戲目造型於亭架之上,亭前伴以吹打、彩車、彩旗、民間文藝表演等遊行,出奇顯彩,豁人心目。

險中出奇 稱奇叫絕

 「彩亭」的特別之處在於平台之中豎立1至2鐵杆,名叫「管子」,主杆上骨架按所紮戲目造型要求橫展斜伸,分3至4層綁紮,通高6至8米。整個高亭閃閃悠悠,似墜非墜,似斜非斜,險中出奇,令千萬觀者稱奇叫絕。場面五彩繽紛,珠光閃爍,人物各具神態。亦謂融鐵工、槓、刺繡、縫紉、建築於一爐;集戲劇、雜技、舞蹈、繪畫、雕塑、砌末、力學於一身,構思巧妙,造型獨特,色彩絢麗,工藝精湛,為歷代群眾所喜聞樂見。

歷史積澱 趣聞眾多

 作為開江歷史文化積澱的彩亭藝術,其中不乏其許多社會趣聞。一些少兒及家長認為紮上彩亭的演員可「免災星」,因此入選者興高釆烈,落選者垂頭喪氣。當地人更視其為神祗,遊行所到之處,市民香燈供奉,鞭炮迎送。因此街道之間經常競爭攀比,有一次縣城東街紮一齣《五虎平西》,西街誤為「征西」乃不祥之兆,便針對性的紮一台《薛仁貴征東》,以此鬥智「較量」。如果某天哪家出了新亭子,這家便迎頭趕上,其戲目與管子設計更是出「奇」制勝。某次普安鎮的彩亭戲裝中有一件並金繡銀之清制朝服,係清嘉慶年間寓居本境的從一品顯宦羅思舉遺物,用清廷珍品朝服作彩亭戲裝,在全國尚屬罕見。現朝服已存開江縣文管所,為國家三級文物珍品。

意境高古 中華一絕

 實踐證明,越是具有民族性與地域性的民俗傳統文化,就越具世界性。開江彩亭是一項極為高超的綜合性高台藝術,它構思巧妙,造型奇特,意境高古,堪為中華一絕。願開江彩亭承前啟後,更臻上乘,為文化強縣著力打造成為「讓世界了解開江,讓開江走向世界」的一知名文化品牌。

開江「彩亭」的來源

 開江「彩亭」原為「平台」,始於清代中葉川劇藝術的胚胎時期。因清初移民政策的實施,大量湖廣移民「填川」,促進了四川農業、商業、手工業和文化藝術的逐漸繁榮。乾隆至道光年間,隨著移民的輸入,中原一帶的「平台」彩紮藝術(類似現今的戲曲人物彩車)傳入四川。加之開江地處川東交通要衝,來境戲班頻繁,縣人嗜戲成癖,不少場鎮建班蜂起,故平台彩紮藝術成了開江民俗佳節之重頭戲。晚清至民國以來,經過不斷地加工提煉,又逐漸由平台演變為「高台」彩亭。開江縣城和普安鎮還建有由官紳牽頭、街道為單位的「亭子會」。每年正月初1至初3、11至15日和其他重大社會活動,城、普兩鎮之「彩亭」必不可少。1992年春節,開江彩亭應邀赴宣漢縣城表演,令老區人民大開眼界,稱道聲不絕於耳。

開江「彩亭」的奧秘

 開江「彩亭」的成功,首先得益於政府牽頭、居委會主持,再加上精通此道的設計、化裝、綁紮、道具製作和紅爐高工的通力合作,方能取得如此成績。

 「彩亭」的管子係鐵鑄,分3至4層,主管直徑4厘米見方,直接插入亭架固定。2樁以上為懷管,下施踏耳,上著半圓形鐵腰圍為演員護身。雙管彩亭分主、副兩座管,其上懷管及各式道具前後錯落、對稱,使之在變化中求平衡、穩重。

 鐵管隱蔽於戲裝及道具內,自2樁以上演員雙足貼管,巧扮成一隻腳,另一隻飾假腳造型。其腰身纏裹長布帶,爾後套上戲裝。每台彩亭必備兩根5至6米長的竹,杆頂綁,用布纏裹。遊行時如遇頂樁擺動,速用叉架住演員兩腋,以防意外。二樁以上必用雙梯高空操作,遊行時偶遇演員頭盔、鬍鬚等飾物冒裝或遺落,化裝師速登梯復原。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