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31] 盡快開闢邊境工業區
梁劉柔芬 自由黨立法會議員
珠澳跨境工業區於十二月九日舉行奠基典禮,粵澳兩地高層聯席會議落實新的合作機制;至於港深方面的邊境工業區究竟何時達成?似乎「十劃未有一撇」,港深方面仍懶洋洋,一切未有定奪。其實,這原是一個很好的經濟方案,有助把香港蓬勃的工業再現,不單能協助解決眼前的就業問題,創造很多的職位,同時又為製造業帶來商機。
製造業應再起飛
與此同時,配合快將於明年一月一日落實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兩隻腳一起走路,總好過只靠一隻腳走路,絕對是利多於弊;因此政府應趁經濟開始復甦,盡快落實發展方向,以免失去契機。
筆者相信,製造業是有足夠分量推動香港再起飛,回顧七十年代,不正是由製造業帶動香港經濟發展嗎?及至八、九十年代,更推動珠三角的工業化;踏入二十一世紀,珠三角進軍「世界工廠」,香港的優勢理應再現。
2004年的CEPA,面向中國,可助香港開拓內銷市場,先行者絕對是佔盡優勢,同時亦強化香港作為國際商貿平台,引進世界資金,又向高增值發展,促進產業升級優化。
發展高增值工業
香港中小企業人才已擁有高質素的管理能力、企業家精神、甚至一流的交通運輸基礎;筆者相信,河套工業地區是可以發展,通過河套工業區從而發展高增值工業及行業,結合兩地優勢,促進經濟整合,發揮CEPA的優勢,推動香港的經濟轉型。
從香港的形勢來說,目前仍有不少中小型工業家堅持留港,未有跟隨八十年代尾因香港的工業成本高昂而選擇北上、離棄香港。其實,留下來的中小型企業家,他們的潮流觸覺獨到和敏銳,加上擁有不可缺少的企業家精神,嗅到世界的潮流轉變。這正是發展邊境工業區所依賴的,而不是需要那些已北移的工廠回流作配合。
還有,筆者希望當局完善現有的專利保障法例和知識產權法例,因為保護香港製造的品牌是十分重要。另外,人才培訓也很重要,鼓勵青少年加入製造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