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06] 史話閑談:車同軌是何意思放大圖片
秦始皇規定車輛的兩輪距離一律為六尺
吳琦幸
讀歷史的時候,必須要對應今天留下的歷史遺跡,才能更加準確地得知古代史籍記載的意義。例如關於秦始皇時代統一中國的重要舉措「書同文、車同軌」,人們幾乎毫不猶豫的說書同文就是把文字統一,因為六國文字用的是不同形式的文字,例如大小篆、鐘鼎文、蝌蚪文,而秦始皇使用李斯創立的的小篆,把全中國的文字統一到這種形體上,我們今天看到的也就是《說文解字》保留下來的優美的小篆文字。但是到了講解車同軌的時候,很多學者就難述其詳了。
兩輪相距 一律六尺
他們的解釋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原之前,列國向來是沒有統一的制度的,就拿交通來說,各地的車輛大小就不一樣,因此車道也有寬有窄。國家統一了,車輛要在不同的車道上行走,多不方便。從那時候起,規定車輛上兩個輪子的距離一律改為六尺,使車輪的軌道相同。這樣,全國各地車輛往來就方便了。這叫做「車同軌」。(引文摘自《上下五千年》)
含含糊糊的意義也可以說得通,但是仔細一查,就有點疑惑了。道路的寬窄為什麼會影響到車子的行走呢?車輪即使有六尺、七尺之差,也不會影響太大的,又不是像鐵路的路軌那樣,寬窄不同才會影響到交通。今天的路上大貨車、小汽車的輪距不一樣,還不是照樣可以跑嗎?難道古代的道路修得如此精確,道路與車輛的輪子配合得如此嚴密,相差一尺半尺都無法走動,只能容得自己國家的車子行走?更何況,古代的道路也就是泥石路,修得很粗糙,如果是這樣的精確,不說要多浪費多少人工,萬一行車中稍微歪斜一下,不就要翻到路旁去了嗎?而誰又能保證馬車不是在歪歪斜斜的行走的呢?
主幹驛道 交通秦晉
如果到河北石家莊30公里之外的秦皇古道去考察一下,就知道什麼是車同軌的意義了。秦皇古道距石家莊30公里,井陘縣城向東5公里,石太公路、石太鐵路倚其而過。古驛道長約百里,貫穿太行山、建在山嶺溝谷中。這條古驛道的歷史可追溯到秦代,曾是古代燕趙通向秦晉的交通要隘,控制冀晉兩省的咽喉所在。秦始皇以後,修築了以咸陽為中心的驛道,井陘古驛道就是當時的主幹線上的重要一段。這裡關山環立,地勢險要,是山西、陝西通京的交通要衝,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公元前229年秦將王翦伐趙之戰;公元前204年漢將韓信以少勝多的背水之戰;公元756年唐將郭子儀、李光弼殲滅史思明、平定安史之亂;公元1900年清將劉光才抵抗八國聯軍的庚子大戰等等戰例都發生在這裡。道路的真實性是可信的。通向古道的上行石路比較陡峭,路邊保留著或立或臥、殘缺不全的石馬、石獸,以及明清兩代文官武將的石像。繞過一個山口,一座雄關豁然出現,這就是扼守古驛道的東天門,門匾上題有「西通秦晉」四個藍底金字。東天門是一座關城,分東閣、西閣,兩閣相距不足50米。南北兩峰直插兩閣,渾然成為一體,閣在正中如同兩把鐵鎖,牢牢地封鎖著關隘。
深深凹痕 見證同軌
接近關城,古驛道漸漸出現了。兩行車轍痕從門洞下穿過,又長又深,足足有50厘米,深深地鑲嵌在厚厚光滑的基岩路面裡。鋪路方石呈淡淡的青色,歷經多少的車輪碾軋、馬蹄踩踏、風雨侵蝕,石塊已經變得光滑如鏡了。路面上每隔20米左右便砌有一道高凸而起、近30厘米厚的石檻,這一道道石檻是供重車上坡時停歇和沿坡緩慢下滑而設的石坎。由此可想像出當年的輜重車通過這段路時有多麼艱難、多麼危險。
城樓下有一段基岩石面,明顯的低於兩頭。這是由於在長年的車輛碾軋下,車痕深到一定程度阻礙了通行,又因有城關在上不能翻修,只好將其剷平,無奈新的車痕形成又繼續阻礙通行又要剷平,周而復始,路面自然要降低了。即使這樣,現存的車轍痕也有30多厘米深。
原來,古代的車輪子是用木料外加鐵箍箍緊的,史書稱之為鐵籠。車子在泥石板上的道路上行駛日久,車輪就會在路上留下兩道深深的車輪痕跡。以後的車輛都是在這兩道車轍中行走,所謂的南轅北轍,就是說的這種車輪痕跡。在秦皇古道上的兩道深深的凹痕,車子的輪子實際上就套在這兩道痕跡中行走。戰國時期,一個國家的車輪距離與其他的國家不同,他國的車輛就無法再到路上行走,因為無法套進這兩道車轍中。這也是各國有意用這種車轍來進行防禦,為了阻擋其他國家侵略的一個方法。秦始皇統一中國,把這種不同的車轍道路統一為一種尺寸的車轍道路,使得全中國的車輪距離統一尺寸,在各地道路上可以通行無阻,這才是秦始皇車同軌的真正意義。
這樣一來,全國的輜重車可以在各條道路上自由行走,對於調劑各國的經濟、軍事以及國計民生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才跟書同文一樣,成為統一的象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