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6月1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財經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06-14] 新股潮升溫 散戶宜謹慎

放大圖片

平安保險高層昨在洛杉磯及倫敦以視像會議介紹招股。 (陳嘉文 攝)

 【本報訊】(記者 周紹基)自從三月份中芯(981)、Tom Online(8282)等新股上市表現不濟,令去年底延續下來的新股熱潮迅即冷卻,但踏入六月份,在上周蒙牛(2319)掛牌首日大升逾兩成,以及相繼有多隻大型內企上市的刺激下,沉寂多時的新股市場再度升溫。除了有富豪認購效應的中海集運(2866)周內會掛牌外,平安保險及李寧等亦開始了公開招股程序,其中平保更是截至目前為止的本年度最大型招股。六月可算是今年新股上市(IPO)的最熾熱月份。

六月新股上市最熾熱

 據市場消息指出,可能趕及今個月上市的,還包括美亞、華潤上華。民生銀行及中國電力國際亦可能於第二、三季上市。新股上市再度「熱」起來,主要是最近有兩隻新股首日掛牌表現理想,回報逾兩成,另外,港股及國企最近亦雙雙在低位回升。

 不過,證監會日前特別提醒投資者,投資新股並非穩賺,並以統計資料引證,投資者於今年首5個月的新股中,有逾半在上市首日未必能「回本」。證監呼籲投資者認購前應了解相關公司質素。

 據證監會統計,今年首5個月25隻新股中,只有13隻在掛牌首日收市價較招股價高2%,即扣除成本後有利可圖,其餘升幅少於2%甚至「潛水」,故新股表現「有賺有蝕」,未必可即時獲利。

新股表現「有賺有蝕」

 證監會指,散戶要有心理準備,新股可能要作長期持有,或者要蝕讓離場。該會營運總監歐陽長恩指出,市場的炒作氣氛可能令投資者心理受影響,但就算短炒亦應做足功課,了解一旦要長線持有有關股份,是否可以放心。

需視乎新股盈利表現

 他更指出,去年65隻新股中,掛牌首日股價升逾2%的有40隻,其餘25隻未能即時獲利。

 中銀國際證券零售經紀業務部董事總經理黃仲文則估計,新股熱潮可望持續至下半年,因為大市經過3個月調整後,現已回復平穩。但他提醒散戶,新股熱潮內,新股也有機會跌破招股價,投資者仍需視乎新股盈利表現,以及發展前景作投資判斷。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