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7月1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07-16] 「核心競爭力」和「核心價值」

史 鳴

 一聲「核心價值」的呼喚,即成了許多人熱門的話題,傳媒也大力炒作。

 但很少人注意到,這個問題的引爆,是在香港的核心競爭力遭受極大挑戰,明顯暴露出重大欠缺的緊急存亡之秋。一葉知秋。只圍著「核心價值」打轉,是不知道秋天的真正內涵的,亦無助問題解決。香港的核心競爭力,表面上是表現在人均產值多少多少。許多人以香港人均2萬多美元為傲,動輒以此自稱素質如何好,水準如何高,所以他人必須以高規格對待之。

 可惜,金錢只是一時一種的量度,黃金決不能令人發光,但卻可以令人因其沉甸甸而沉入水底而亡。放在歷史的天秤,就可以知道,香港的競爭力的成功發揮,很多都是天時地利,而人和的因素,相對不如前兩項。看天時,在香港經濟起飛之際,中國內地尚未改革開放;觀地利,香港其時,佔盡中國對外交通基建尚在一窮二白之便,擔當起幾乎唯一通向全球的出海口。香港是中國未改革開放時外匯主要來源地。客觀上,香港可算是得天獨厚,給香港的居民有了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空間。由於香港當時號稱為「難民社會」,特有其堅忍所謂有智慧不如趁勢,港人乘歷史之機大展宏圖,終造就「東方之珠」奇跡。其中港人的核心競爭力,主要是發展在刻苦耐勞、靈活多變,主要是趁勢,而不是有智慧。殖民地的多手統治,也故意導向培養人的技術層面的操作技能,而少有決策宏觀遠瞻的訓練。港人的核心競爭力不可否認於宏觀決策特別見弱。回歸以來,已充分顯示趁勢有餘智慧不足是港式頑症。智慧的積累要靠長期文化的沉澱,要看對創意的宏觀思考和尊重。可惜,香港有財富,但買不來科學和政治上的智慧,核心競爭力是不完整的。而當大勢已變,中國的開放改革衝擊著香港昔日的天時;中國的交通基建突飛猛進,衝擊著香港昔日的地利;香港的人文智慧即時受到了最嚴重的考驗。人和方面的不足,人的質素,特別是殖民地重技術不重決策的訓練,令當今香港的核心競爭力大打折扣,難於應付新的天時地利之變。

 以普世價值而言,核心競爭力最根本在於科技奧秘的發掘,在人文深層的貫通,這都不是香港的長項。香港是難有愛因斯坦和貝多芬的。香港在新時代的考試倍見艱難。

 人們感到了危機,但卻南轅北轍,不在核心競爭力上反省自問,卻搞出一個核心價值的訴求當止痛藥。這就好像扒龍舟,自己的臂力肌肉不如以往發達,技術老化不如人,因而競賽中落後。但選手教練不去討論訓練有無錯失,戰略戰術有無問題,但卻大聲疾呼,要求討論競賽水道的長短是否合適,比賽規則適合不適合本隊等等。本末倒置,因小失大,莫過於此。只討論分餅的原則是不行的。關鍵在把餅做大。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