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9月7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09-07] 妙筆可言:聰明的傻瓜

放大圖片

 石佛李昌鎬

徐 芳

 說起擁有「圍棋世界第一人」美名的李昌鎬,幾乎沒有人不服貼的。馬曉春曾感慨言之:「李昌鎬到底是李昌鎬」,這個句子提煉了主、謂、賓後,其實就是:「李昌鎬是李昌鎬」,如此而已,只多了一個「到底」。這「到底」啊,「底」掉了,「到(倒)」出個什麼呢?實難描劃,但說者有意,聽者也明白—這就是李昌鎬,讓人相感於失語之中的李昌鎬。

聰明絕頂「奔騰」心

 李昌鎬的聰明,而且以「最聰明」來標榜,怕是不會引起各種各樣否定的反應的:鑼鼓家什大敲大打之後,抬出來的又不是隔壁的張木匠,有何可怕。

 在我之前極言他天才非凡的,又何止一二個。這完全成了一種公眾態度,一種越來越發燒的媒體輿論。有國際意識的人稱他為一個不是中國的、也不是韓國的,而是「圍棋國」的人;而更有想像力的、有宇宙空間概念的人,卻叫他「外星人」;後工業時代,有一顆「奔騰」的「芯」的人,則不稱他為人而稱他為「器」了——只喚作「記錄製造器」—最新的、最高的,甚至是「從此而止」的「記錄」,竟可以「製造」,而且「機器製造」,這不是神話又是什麼呢?何況這神話也不是來自原始初民的民間傳說,而是產生於網絡天下的今天,而這就更讓人由衷地讚歎了。論起來,那些佛啊聖啊的稱號,倒是俗了,缺乏新意。

 我們也不說境界,一個好詞,如今卻也說濫了。在經濟時代,我們就說經濟,有人說經濟研究能夠提高一個人在生活中的洞察力,確乎如此。僅列出李昌鎬的兩項經濟數據,就充分說明他的智力水平是頂尖的:1991年,l6歲的他剛剛初露頭角,年收入已經達到1億3000萬韓幣;今年——2001年,突破10億的年收入已不是他的夢想,而這以前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事—以當年來說,韓國排前十的棋手總收入不過14億,而這正是高智力角逐的結果,其中李昌鎬當然位居榜首。棋在江湖,知易行難,而歷史新高,竟還要一味拔高,讓我等芸芸眾生乾瞧著。還要舉例嗎,不必了吧?

棋盤之外算不清

 一切人事如果換個角度來看,看到的將是別一樣的世界,比如野蠻與勇敢、忍受與堅韌、頑固與不屈等,就以李昌鎬這個人來說也是一樣。他的面無表情,他的不擅言談都是其次的,最最要不得的,是他在棋盤之外的目數一概算不清,平生就知道下棋,其它全然懵懂,其癡呆之處,與《紅樓夢》中為石扇而不要命的石呆子相仿,與那個為了愛情而傻的賈寶玉也不分軒輊。

 他每年要下200盤以上的大比賽,竟然會被一個陌不相識,棋力只有5級的中年人拉住手談,手談時沒有高高在上、大模斯樣地斬立決的痛快、速效,竟還要拿出自己的所有的精力以至汗水,真是匪夷所思。也許一個人一輩子做一件認真的傻事,也是在所難免,但難得的是,他竟一以貫之,即使本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做到的,卻偏費了殺牛般的力氣——原是個圖不得省力的傻哥兒,說不得也。

 不必說、說不得之後,我該破題了——我兒子剛上學那陣,我曾給他出過一個造句題,就叫做「最聰明的傻子和最傻的聰明人」,他撓著頭皮,實在是想不出這其間的界限在哪兒。它就像最胖的瘦子和最瘦的胖子,最美的醜女和最醜的美女,最壞的好人和最好的壞人一樣難區別,兒子只好說一樣的、相等的,這其實就是我的答案,或者說我其實也搞不清這其中的差異。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