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繁體 | 簡體 
要聞 內地 港聞 台灣 國際 評論
財經 地產 教育 副刊 娛樂 體育
專欄博客 獨家報道 即時新聞
網上調查 人物專訪 香港賽馬 網址導航
2004年9月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人物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09-08] 特種部隊教頭梁挺

放大圖片

 與兩位德國SEK部隊教官合照。左者是歐洲三屆剛柔流空手道冠軍。

文:符小波

 訪問梁挺的感覺是,生活像一場搏鬥。採訪在油麻地武館進行,一時間好像感到四周虎視眈眈,令人每一根神經都豎起了。

 「詠春不是武術,是搏擊術。」一坐下,梁挺就開宗明義,詠春是獨特的一套。就憑這一套,中等身材、五十多歲的他隻身周遊列國,成為多國特種部隊的搏擊教練,協助反恐。

 能夠令各國精英部隊乖乖受教,梁挺不只有真功夫,更對搏擊術有全面的認識,能仔細解釋,將中國武術發揚光大。眼前不怒自威的武林高手,原是浸會大學中外文畢業生;美國賓澤明.法林連學院哲學博士;還得到保加利亞國家運動學院授予「搏鬥藝術客座教授」榮銜。

留情不出手 出手不留情

 詠春的特點是破除套路觀念,以簡單的基本動作出手成招。同時貼身追逼,攻敵要害,速戰速決。

 梁挺說,詠春從前是禁拳,因為殺傷力太大了。也許如此,他眼中特種部隊倒是最易教的,因無需綁手綁腳。

 「我只問他們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你想自己死?還是匪徒死?你打死了人,至多革職,甚至坐幾年牢。但若你死了,你全家上下都會失去倚靠,連累很多人。」

 「要出動到特種部隊,對手必定是危險人物,稍有猶豫,即有危險。」他說。

 「警察殉職最常見是拔了鎗不敢射,結果賠上性命。警察太多限制,開了鎗就要寫一大堆報告,太多顧忌,最難教。」自小在旺角長大,梁挺因父親當差,耳聞目睹過不少警察死於非命。

 「我的宗旨是『留情不出手,出手不留情』,非必要都不出手,至多退一步就是了。但一出手,便要將對手打倒,一了百了。因為時間拖長,自己易有損傷;若對方有幫手,更可能被夾攻。」梁挺不以為然的擒拿術,就是將自己與敵人糾纏在一起。

 旁觀梁挺與徒弟過招,的確是從細微角度切入,一下子已入其內檔,中其要害,乾淨利落。

 「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這就是詠春的哲學,很特別吧!」

高手易教

 一個中國人,隻身去到洋人地頭謀生,聽起來好像是一部「華工血淚史」。何況,梁挺是要去教當地的特種部隊搏擊。不同的是,這次順利得多。

 「其實也沒麼困難,因為他們都有搏擊根底,是識貨之人。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我一使出功夫將他們打倒,他們知道厲害,便虛心求教了。」說來一臉輕鬆。

 「倒是低手難服。不懂搏擊的人,總不相信個子比他們小那麼多的人,可以借力打力,將他們推倒,總以為我是旁門左道,死纏爛打。」

 原來遠在西洋大有愛好搏擊、懂得搏擊的人。相反,這種精神在中國卻漸漸失傳了。

德國好徒弟

 「最好的武術在中國,最好的徒弟卻在德國。」說的是德國徒弟簡基富伯爵。他是個武癡,認識梁挺時已是空手道高手。

 結果,正如無數個「以武會友」的故事,真正的高手總是最謙虛好學的。他成為梁挺入室弟子,現任德國分會負責人。

 「外國人的求學精神好,他們覺得好奇,便走過來問,『Can I try?』那是真的好學,換了是中國人,則多數是惡意的挑釁。」

 外國人肯發問,而且具批判精神,一定要搞清楚來龍去脈才相信,因此也認識得透徹,對師傅的尊敬,是發自心悅誠服。

 「中國武術最壞的是學習文化,常有門戶之見,排斥其他門派。而對自己門派、『師傅教落』的一套卻盲目接受。」學而不思,漸漸變成僵化招式。

 側聞武林有一個說法:一膽二力三功夫,說的是實際打鬥時三者的決定性。那麼,苦練功夫倒不如去練體力?

 「那三者不是單向的關係。例如力,不是指蠻力,而是指擊中敵人的勁度,將最大的力,集中在最小面積,擊中最脆弱要害,背後是靠功夫去運用的。而膽量,也是從練武中練回來的信心。三者是一種循環的關係。」

 這番深入淺出的道理,在「一介武夫」口中說出來,令人有點意外。其實,自小習武的他,受過大學教育,眼中的詠春毫不神秘,而是一套非常科學的搏擊術。

詠春不好看

 梁挺愛抱打不平,尤其對大眾混淆武術和搏擊術。他眼中,前者以觀賞和休閒為目的,後者是以防身,以擊倒敵人為最終考慮。但在慣看電影的觀眾眼中,詠春卻不受應有的認同。

 「詠春不適合『上鏡』」,說著找來徒弟試招。四條手臂纏在一起,不消半刻,記者連快門也來不及按,後者已被擊倒地上。

 「詠春的高手過招就是這麼快分勝負,你說觀眾怎會看得盡情?」

 「電影史上,唯有黑澤明鏡頭下的三船敏郎,才有這份實感。」對,正像《用心棒》,一招了。

 接著梁挺慢動作重現剛才的動作,才發現短兵相接的一剎那,徒弟幾個要害已連中幾拳。不過出招太貼身,看不分明。

 謙稱只有「武人之見」的梁挺,腦筋就像詠春拳─「複雜簡單化」,直截了當,但往往一針見血。

 他所說那些「你死我亡、非死即傷」的險惡境況,好像很遠,但放諸國際大勢,又是如此有啟發性。

 習武之人,如此兇狠,不怕打死人嗎?

 「拳頭架,那有這麼容易打死人?有時候兩個醉漢扭打半個小時,還打不昏呢。拍拍屁股,起身就走了。你翻查資料,就知道絕少人是被赤手空拳打死的。」他說。

 「中國人就是這樣,又自大,又怕事。還沒有打,就怕這怕那,卻不知道自己,根本沒有能力打死人。」

 怕不怕教曉了外國人,反之與己為敵?

 「你就是受了中國陳腐思想影響,只想負面。為甚麼不想一想外國人會因此怕了我們?」

 我們自小被教導舉止斯文、循規蹈矩的一套,好像僵硬的架式,被一下子拆得支離破碎。

 訪問梁挺,也是一場搏鬥。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人物

新聞專題

更多
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甲流肆虐全球 
龔如心遺產官司 
G20金融峰會 
兩岸關係新局 
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 
粵港合作新發展 
中國經濟回暖 
「鏹水彈」傷人案 
聚焦上海世博會 
MJ猝逝 
烏市騷亂 
莫拉克重創台灣 
鐵礦石談判風云 
緬甸果敢戰亂 

文匯報屬下辦站

文匯報屬下公司

文匯海外版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