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06] 黨派角力 立會面對11難題放大圖片
長毛進入立法會照例搞事,議會形象或受損。
【本報訊】(記者 明言)立法會今日開鑼,60名議員雖大致可分為「泛民主派」和「維護香港穩定派」兩大陣營,但亦不乏一些「特立獨行」的議員,這些游離少數,預料將因應各種不同議題,與各黨派隨機組成不同利益聯盟,從而成為「關鍵的少數」。特區政府要擺平議事堂內各種政治勢力的割據,游說不同黨派議員支持通過議案,將困難重重。本報特別針對當前的政經熱點,整理出本屆立法會將會面對的11大難題,以此前瞻未來議會政經形勢的主要走向。
1. 長毛入局搞事考起主席
「長毛」梁國雄以「街頭鬥士」形象打入建制之內,事先張揚要挑戰建制。他先大鬧國慶酒會,又為立法會議員誓詞「加料」,再提出司法覆核,反告立法會秘書處不肯為他監誓,加上他的「衣著」問題也多次成為論辯的題目,雖未正式進入立法會,但已「玩轉」議事堂。這位一向不受束縛、不理遊戲規則的「街頭戰士」入了局,必定在會內「興波作浪」,不少議員都表示擔心他會衝擊議事文化,影響立法會的形象。
過往被拒絕於立法會門外,今天他以尊貴的立法會議員身份進駐議事堂,但堅持會繼續「示威」。若他不改「出位」作風,一如既往大做「政治秀」,相信將為主持議事規則的立法會主席增添不少麻煩。
2. 兩極較勁合作越見困難
「泛民主派」今屆未能如願取得過半數議席,面對民建聯、自由黨、新早餐派及部分獨立人士組成的大多數,「泛民主派」需要更加積極拉攏關鍵少數派,務求令自己支持的議案獲得通過,或製造「協同力量」逼特區政府低頭。而「維護穩定派」同樣要爭取少數派的支持,以「力保不失」。關鍵少數派既能左右逢源,持少數力量換多數「妥協」地進行利益交換,卻又因缺乏堅實的基礎和支援,可能給人「搖風擺柳」或「謀求私利」之感。
坊間預計,立會議員的角力將更激烈,與特區政府之間的對峙關係也更白熱化。由於上屆立法會很多議案不獲通過,「民主派」本屆「求變自強」,放棄「提出動議辯論、逼議員表態」的必敗策略,有可能更多地在議會外動作多多,發動群眾力量向政府施壓。「維護穩定派」也提出「不盲目保皇」,只會「是其是,非其非」,因應政策本身與特區政府「協商、溝通」。未來政府議案來到議事堂,勢必再現「針鋒相對」之局,政府要游說議員的工作必定更加艱難。
3. 涂謹申「買樓醜聞」手尾長
自稱對人對己都有很高「要求」的民主黨涂謹申,在選舉期間被揭發「買樓醜聞」,牽連甚廣,連他自己亦說:「事件是從政以來最大的打擊。」事實上,醜聞至今仍有很多「不解之謎」,涂氏是否已涉及刑事責任,還能否順利完成議員任期,目前無人能夠斷言。而民主黨的三人調查小組又「無影無蹤」,以至在新一屆會期展開前,社會已廣泛要求立會跟進,相信一眾議員都會對涂謹申事件「窮追不捨」,以力保立法會的聲譽以及議員自身清白。
4. 「雙普選議案」勢掀激辯
雖然人大經已否決07/08雙普選,但是「泛民主派」仍然堅持07/08雙普選,預計他們會就此提出議案,在議會上與親政府派進行激辯,成為新一屆立法會的熱題。不過,就算「泛民主派」議員堅持普選,支持票數卻難過半數,所以他們只屬空談。有學者分析,溫和民主派議員有可能會「讓步」,改為向中央爭取2012年普選。而隨著由政務司司長曾蔭權領導的政制發展專責小組在今月底就第三號報告書完成諮詢,加上距離07年第三屆行政長官選舉只有兩年多的時間,立法會議員也將就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的產生辦法提出意見,包括是否應把選委會人數由現時的800人增至1600人及立法會的議席是否需要增加等。
5. 削減綜援「翻案」趨複雜
雖然政府在本月初成功按原定計劃把綜援進一步下調5%,但不少團體表示反對,在削減綜援期前後進行抗議。在競選期間已揚言反對削減長者及傷殘綜援金的「長毛」及張超雄未能成功阻止政府削綜援,但相信兩人入局後,必定會聯同民間團體向政府施壓,為削減綜援「翻案」。不過,由於上屆立法會通過削綜援,政府已切實削減綜援,日後議員要「翻案」,程序上將變得更加複雜。
6. 最低工資要求再起波瀾
不少立法會議員都表明要求設立最低工資及最高工時,以保障低收入階層人士的生活。消息指出,政府亦有意推出有關最高工時的議案。在這個議題上,民建聯早前已強調不可「一刀切」,而自由黨又重申工商界仍有強烈的反對聲音,已表明會反對議案,在立法會兩大政黨的反對下,議案勢將引發連串激辯。
7. 填海撥款面對重重困難
中環填海工程的展開,一度喚起了本港市民的環保意識,而在民間一片反對聲音下,相信不少議員會「順從民意」,反對繼續進行填海。這將令政府在日後就填海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時,面對重重困難。另外,在選舉期間,各候選人又紛紛表態,希望政府可以就東南九龍填海作重新規劃,加上郭家麒表示要追究政府曾對承建商作出數以億計的賠償,相信這個議題亦將掀起新一屆立法會議員與高官間的一番角力。
8. 兩鐵合併問題必惹爭論
兩鐵合併利弊如何,立法會各大黨尚未有最後定論。民建聯所關注的是合併後票價的減幅。該黨交通事務發言人劉江華曾表示,兩鐵合併存在多個隱憂,包括九鐵未來有1300多億元的新鐵路計劃、九鐵的營運回報較低、計劃落馬洲支線沒有考慮到過境巴士站的因素以及合併後的監管等。而民主黨則仍未有既定立場,最後要視乎兩鐵合併後裁員的數目、車費削減等因素。政府則表明,兩鐵合併需要減收車費及盡量避免裁員。但在各黨派未有共識的情況下,不論是代表勞工基層或是本港整體經濟利益的議員,都將會與港府展開一番爭論。
9. 醫療改革牽動市民神經
沙士一役,對香港造成極大打擊,之後社會各界都就是否作醫療制度改革作出辯論。「中央藥物名冊」是醫療改革的一部分,並將於稍後時間出籠,之後病人可能需要自購部分成本較高的新藥。雖然代表醫療界的郭家麒基本贊成政策,但會力爭癌症及精神科等藥物列入名冊,還要設立完善的安全網保障弱勢社群。民建聯會否反對此政策,至今尚未有定論,但一般相信會贊成。而民主黨方面,則早已表態反對,故議案能否通過,責任可能會落在幾位「明星大狀」身上。
另外,政府又可能在今屆會期內推出跟醫療融資有關的議案,解決公私營失衡的問題。醫療改革牽動全港市民的神經,也將影響香港未來醫療政策的走向,各政黨莫不小心以對,這將是本屆立法會必須面對的一個重大課題。
10. 公務員改革存大分歧
公務員體制應否改革,社會一直存有很大分歧。無疑,公務員都反對政府削減自己的薪津,但一般市民卻認為公務員的薪酬與社會脫節,應該作出適當的調整。民建聯早已表示,支持政府因應需要調整公務員的薪酬,此番言論遭到公務員團體的猛烈批評。前車之鑑,若政府再提出公務員的改革方案,相信各政黨都會審慎考慮處理的方式。而怎樣在「滅赤」及照顧「龐大公務員選民」隊伍利益之間取得平衡,又是一大難題。可以預期,只要政府再推出方案,政治較量在所難免。
11. 23條立法短期內難通過
經過去年7•1大遊行及自由黨突然「轉?」,令特區政府最後擱置23條立法。不過,在新一屆會期,有議員認為政府可能重提議案。事實上,部分「民主派」人士也認同需要立法保障國家安全,但對立法的內容及過程卻有所保留。而民建聯的議員之前也贊成特區政府以白紙草案對市民進行充分諮詢。由於有大量的諮詢及審議工作要做,一般預料條例不會在短期內獲得通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