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01] 政府應改變科技落後狀況
——評香港科技政策兼回應創新科技署長
■伍文深 經濟評論員
香港科技落後固然有各種原因,而政府的政策失誤則是十分明顯的。除了政府對科技定位長期存在問題外,政府「不干預」政策未能好好支持科技發展,令政府的R&D開支落後於許多國家和地區。
十月二十日本報論壇版發表了拙作《港應注重科技提升競爭力》,就《世界經濟論壇》日前公布今年的全球競爭力排名,提出了對香港發展科技及政府政策的看法。十月二十九日,政府創新科技署署長王錫基先生發表了題為《政府創新科技發展新策略——回應文匯報論壇版作者》文章,回應筆者。
反應迅速但無「清」可澄
王署長對拙文的重視及反應迅速,筆者感到高興,因為這說明王署長對有關批評是認真對待的,是敬業精神的表現。但細讀回應之後並不滿意,因為從中可以看出,署長仍未能正視香港科技落後的基本事實,及找出問題的癥結,而是為落後作辯解,並趁機宣傳當局的所謂成績;說對筆者作「澄清」似也是無的放矢,因為實際上對筆者而言並無「清」可澄。雖然筆者知道王署長及其同事為香港科技發展做了不少工作,且科技落後也並不僅關係創新科技署一個部門,但為了推動香港科技發展,筆者還是想藉此作引子,進一步評論政府的科技政策,以期引起討論,並順便回應王署長。
香港科技排位每況愈下
王署長在回應文中說「創新和科技是推動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特區政府一直致力締造有利科技發展的環境,從而協助本港的製造業和服務業增值,並提高其生產力和競爭力。」「在政府、各科研機構和業界的努力下,香港在創新科技的基礎日益穩固」。顯然,若按照王署長的邏輯,香港科技發展必是形勢大好,大有長進,科技排位應有所進步,至少不應倒退,但現實是每況愈下。筆者想引述兩段文字為證。
第一段。香港商報今年10月18日在題為「政策扶持待加強」的新聞報道寫道:「回顧近10多年的歷史,可以看出港深科技產業命運的天壤之別。港深科技產業起步的時間大致相同,大致都在80年代末期。但整個90年代是深圳科技產業騰飛的黃金時期,卻是香港科技競爭力不斷下降的時代。據瑞士洛桑管理開發學院的《世界競爭力年報》排名顯示,1992年香港的科技競爭力還位於被調查的46個國家與地區的第10名;1998年則已下降至第25名,退居世界的中下游水平。」
「香港科技為何會在這一段時間節節敗退呢?深圳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魏達志教授表示,本港多年來對於科技產業的政策一直搖擺不定,影響了其長遠發展。他說:本港1995年就曾提出要大力發展資訊科技產業,將其打造成為本港的支柱產業。而同期,深圳也提出發展高科技產業的戰略定位。此後,亞洲金融危機完全擠破了本港的「經濟泡沫」。到2001年,港府對香港經濟重新定位,認為本港的優勢不在於資訊科技,而在於金融服務業,為此香港需要廣闊的金融服務腹地,亦開始重視與珠三角的經濟整合。直到去年CEPA簽署之後,粵港才在第六次粵港聯席會議上,將科技列為重要的合作內容之一。」
當局往往迴避落後原因
第二段。在去年十一月十九日立法會會議上,劉漢銓議員的提問和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的書面答覆。問題:據報,最近公布的《世界知識競爭力指數2003/2004》研究報告指出,香港在知識競爭力的排名下跌至第一百零二位,落後於排名在第八十五位的珠江三角洲地區。該報告亦指出,香港在研究發展方面的投資不足,而在註冊專利數量,以及中小學及高等教育的公共開支方面均落後於其他地區。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有否計劃提升香港的知識競爭力;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答覆:(略),大意為政府了解排位,但照例沒提落後的原因,重點是講自己做了何種有益工作。
聯繫到最近《世界經濟論壇》報告在科技指標中把香港排在第三十四位,拉低了香港綜合競爭力排名,進一步印證了香港科技落後問題揮之不去。因此無論王署長如何說自己做了工作,也不能否認香港科技落後的事實,否定國際國內對此相當一致的評價,否定是無益的,也是無用的。
政府科技投入長期落後
筆者認為,香港科技落後固然有各種原因,而政策失誤則是十分明顯的。除了前述政府對科技定位長期存在問題外,長期死抱不放「不干預」政策未能好好支持科技發展,令政府的R&D開支,不僅遠遠落後於美日等發達國家,並且一直落後於亞洲「四小龍」中的其它三個國家和地區,差距仍相當大。王署長說香港這方面投資不斷增加,「開支總額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由1998年的0.44%增至2002年的0.6%」,僅是自己同自己比,也無講其絕對值,其實,這些數字,從另一角度說明政府科技投入,還是小打小鬧,王署長若肯正視問題,應向市民說說其它亞洲「三小龍」的投入比例及香港的差距,並找出原因。
拒絕改變不資助某一行業政策
此外,政府一直拒絕改變不資助某一行業的政策,亦與許多國家地區以優惠政策吸引高科技高增值投資的趨勢背道而馳,並造成了像著名的美國科技產業創業投資基金漢鼎,4年前原計劃到港落地生根,最後因不能得到土地及稅務優惠而選擇上海,令香港錯失了一個重要的發展半導體產業的良機,教訓是深刻的。有關政策問題,筆者以後將會繼續加以評論。對此不少經濟學家及業界人士已多次提出批評建議,政府理應認真檢討,加以改善。但我們十分遺憾地看到,政府幾乎每次受到批評都沒有如此做,反而是諸多辯解,還趁機「表揚」自己,這種諱疾忌醫的官僚態度不改,香港科技發展實難有大轉機。
作為此文結尾,筆者還是要重提10月20日文章的問題:「台灣、新加坡在科技發展方面可以創造條件,大展鴻圖,為甚麼香港不能?若說能,港府應做些甚麼?滿足於科技應用,是否政府發展科技的政策?對香港提高競爭力是否有利?」並且要加上一句:政府以現時的政策及態度,要到何時才能改變香港科技發展的落後狀況?(文匯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