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19] 美元貶值利香港經濟轉型
美元匯價持續下滑,1歐元兌美元更創出1.306的歷史新高,亞太區多種主要貨幣匯價亦都上升。美國近期經濟增長強勁,歐日第三季增長只及美國同季增長的十分之一。美元不斷走低,成就了美國近年來難得的經濟復甦,相信短期內還會是美國經濟發展的正面因素,符合美國利益。因此,美國政府暫時不會阻止美元弱勢。
美國今年的財政赤字為4130億美元,貿易赤字或達600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華府雖然口頭上堅持美元強勢,實際上樂見美元疲弱,以此提高美國商品的出口競爭力,並減少美國居民對外國商品的需求,從而緩解貿易赤字帶來的巨大壓力。市場認為,布什在第二個任期中將繼續任由美元貶值。摩根士丹利甚至認為,美元過於高估,正處於結構調整期,未來美元尚有30%的合理走弱空間。
華府默認美元貶值的做法受到美國企業界普遍歡迎,電子、航空、軍火製造商等出口大戶獲利最多,一些中小型製造業公司也獲得了喘息之機,美元走低位明顯推動了美國出口快速增長。此外,美元貶值也隱藏著變相減債的效果,美國是淨債務國,35%的美國政府債券、23%公司債券、13%美股及14%直接投資,都由外國投資者所持有,美元回落意味著各國以美元計價的外匯儲備縮水,境外投資者客觀上扮演了分攤美國債務的角色。
美元貶值出現在歐日發達經濟體同時陷入低迷之際,令世界經濟復甦趨勢平添變數。特別是歐盟經濟不振,美元貶值打擊其出口,令其經濟雪上加霜。美元貶值亦令全球貿易格局發生微妙變化, 改變全球貿易流向,有利於貨幣匯率同美元掛漖國家和地區的出口。
美元貶值給香港帶來了即時的好處。在聯繫匯率的作用下,港幣隨美元貶值已有三成,大大紓解了香港高成本的壓力,直接促進了香港出口和轉口貿易興旺。同時,美元弱勢持續令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大,大量熱錢會流入香港,促進香港樓股興旺。雖然說,美元貶值為香港的經濟轉型創造了較為寬鬆的經濟環境和充裕資金條件,但不等於香港的經濟轉型可以自動完成。特區政府應該不失時機採取強有力對策,結合CEPA等中央挺港的一系列措施,加快經濟轉型的步代,為本港經濟的強勁發展注入長久的動力。
當然,熱錢湧入香港,可能潛藏泡沫,同時令投資風險增大,對此,政府應密切關注樓市走勢,市民投資時也宜審慎評估風險。(文匯社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