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11月2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新聞專題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11-22] 預算案專題:開支與效益 政府應檢討

放大圖片

本報記者 周紹基、葉傲冬

 出席本報「開源節流實現財政收支平衡」研討會的各界人士指出,財政出現赤字的關鍵在於政府三大公共開支包括教育、醫療及社會福利,共佔總開支的53%,而且在回歸後不斷膨脹,至財赤嚴重的今天,有關開支仍繼續擴張。立法會議員黃定光就質疑,有關的經費運用是否恰當、有否浪費,如果開支大花筒,不講效益,多增稅收只會造成更大的財政開支浪費。培僑中學校長羅慶琮更認為,教育投資過去七年大增,但是投資多不代表教育效益好。對投資缺乏配套的可操作措施,花錢而效果不佳,結果只落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實際問題並無解決,政府是時候訂立全盤計劃,重新正確分配資源。

 黃定光認為,應給予窮人最基本的安全網,綜援並不用再上調,「至於教育、醫療方面,我們要深思的是,究竟政府是否需要包攬私營市場的功能,提供最頂尖的設施和服務?」他回憶指:「當年我們一代人,不少是在天台小學讀書,今日有成就的大不乏人,現在是否需要每間中小學都為高標準校舍,有游泳池和柚木地板禮堂?醫療方面,連大富豪都入住公立醫院,因為公立醫院又平、又靚、又正,反而私人醫院就沒生意,政府的服務需要這般『盡善盡美』?」

 他直言,政府很多開支都是浪費,故他認為政府應採取守勢的預算案,不開新稅亦不增開支,雖然給人的感覺是「買時間」、「等運到」,但目前最重要的是節流,並且重新檢視政府各項開支是否用得其所,有無效益。

曾淵滄:不應劃一發綜援

 城大管理科學系副教授曾淵滄亦認為,現在有很急切的需要檢討綜援制度是否要更有效益,例如不應一刀切劃一發放綜援,好像一個四人低收入家庭,打工月入只有七千元,但領取綜援便有一萬零二百元,這如變相吸引低收入家庭申請綜援。「政府可以津貼形式向他們發放資助,例如這個家庭月入七千,便對他們補貼差額,達到原本可領取綜援的水平。這樣政府的綜援支出便會減少,而原本領取綜援的人亦可以抬起頭做人。」

黃國健:設最低工資工時

 工聯會理事長黃國健則指出,如果收入低便補貼差額,便等如政府向僱主津貼工資,老闆可以三千元請人,其餘由政府補貼。他主張以工代賑,鼓勵受助者能融入勞動市場、融入社會。「所以政府需要同時訂立最低工資,此方法才可行,以工聯會提議的最低工資5500元為例,即僱主起碼要付出5,500元,政府對貧困者補貼部分便大為減少。同樣,訂立最低工資,亦需設立最低工時,勞工才能獲得全面保障。」

 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羅慶琮稱,教育並不表示要大灑金錢才有成效,目前政府對教育的投資龐大,但回報卻不及預期理想,如果措施不恰當,即使大方向正確,亦徒然浪費資源,但實際的問題並無解決。

羅慶琮:教育投資大回報低

 他認為,在重新分配資源的問題上,政府應改變「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思維,訂立可行的全盤計劃。「政府過去有很多的政策,大方向是對的,只是並無全盤考慮當中細節及配套措施,令原本是好的政策,被這些細節拖垮。」

 羅慶琮指出:「當年八萬五政策推出,大部分人都覺得可行,當時樓價高得與一般市民的購買力脫節,政府要壓低樓價本是無可厚非;但就敗在政府缺乏全盤的考慮,忽略了推出樓宇太多,低價賣公屋和居屋,干擾了市場,結果帶來連串負面後果,這政策最終令香港經濟雪上加霜,成為失敗的政策。」他希望,政府今次在開源節流等經濟問題上,不要再重蹈覆轍,要認真研究有關細節及影響,再訂立相應配套措施,才會令政策成功推行。

收支不平衡屬結構問題

 【本報訊】政府最近數年,每年都錄得數百億元巨大財赤,縱使絞盡腦汁都未能解決問題。城大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張炳良指出,政府收支不平衡是結構性問題,支出增長的速度快,但收入的下降速度更快,這是經濟衰退所造成的效應,可惜的是政府在開源及節流上都顯得一籌莫展。

張炳良:賣地增財赤減

 張炳良指出,香港一向奉行低稅制,稅收其實並不足夠政府的開支,在97年以前,政府一直依賴賣地收入來填補收支的差距。資料顯示,賣地平均每年可為政府帶來400億元的進帳,大概佔政府總收入的四分之一。

 「自從金融風暴及『八萬五政策』令樓價大跌,政府賣地收入在98年以後便幾乎消失掉,期間更暫停賣地,這便令政府的財赤一直保持400億元以上,顯示缺口正是缺少了賣地收入所致。」故此他相信,若經濟復甦持續,賣地收入便有望增加,便能自然解決財赤問題。

 同為城大的管理科學系副教授曾淵滄亦同意,認為現時政府的財赤傷口,其實正是「八萬五政策」帶來的傷口,他甚至認為現時的財赤問題,只是經濟循環上的問題。只要經濟復甦令稅款及賣地收入回復至正常水平,以及政府繼續出售資產,政府在08至09年達到收支平衡是絕對可能的。而今年的財赤更可能低於200億元,遠較政府預期的400多億少。

曾淵滄:不應長靠賣地

 不過,他與張炳良都同樣指出,香港長遠不應依賴賣地收入,「可以預期,賣地會隨著經濟復甦而繼續增加,但政府要減少對賣地的依賴,否則下一個經濟低潮來臨,香港的賣地收入便會隨即減少,財赤問題亦會再次浮現。」張炳良續說,要長久解決財赤問題,理論上要從開源及節流兩方面著手。「可是現時政府遇到政治弱勢的制約,根本無威望再去加稅,亦顧慮到推出新稅可能打擊正在復甦的經濟,所以加稅已不能列入考慮之列。」

 至於節流方面,亦「節無可節」,張炳良稱,目前佔政府開支七成的公務員人工,由於基本法及長俸制的制約,是減無可減,只能以「凍」代減,為求穩定,這是政治性的決定。而城大專業進修學院首席講師宋立功亦指出,香港的人口正逐漸老化,社會福利也無減低的空間,令政府的節流問題成為解不開的死結。

宋立功:民意令削支難

 「香港社會愈趨民主,更多民意代表進入議會,令政府不單不能削減福利開支,掉轉頭還要被迫增加。」宋立功舉出政府的三大公共開支,分別為教育(佔23%)、醫療(佔15%)及社會福利(15%),自回歸之後每年都大幅增加,很大的原因是基於社會壓力。「另外,香港人口逐漸老化,醫療開支及社會福利也無縮減空間,教育方面政府亦不會減少撥款,所以我對政府可以在08至09年度達收支平衡,抱懷疑態度。」

黃定光:福利開支連年升

 立法會議員黃定光更指出:「香港貧富懸殊是怎樣造成的?香港與西方工業社會不同,香港每日都有一批內地新移民來港,該批新移民大都是低技術、低文化人士,在知識經濟年代,他們越來越窮,收入越來越低。這是香港獨有的環境,所以香港的福利開支才會連年上升。」

 所以張炳良認為,既然開源及節流所能做的工夫有限,倒不如集中精神搞好經濟。他表示:「香港目前的優勢,正是『面向世界』,擁有國際視野,香港應憑此優勢與大珠三角融合,發展知識型經濟、高新科技及創意工業,推動產業盡快成功轉型,令GDP擴大,政府便會有更多的稅收,財赤便有望治癒。長遠來說,香港的優勢在於連接國際,扮演內地城市不可能扮演的角色,只要面向國際的服務業競爭力提升,經濟體積就可以擴大。」

公務員可「升職減薪」

 【本報訊】近年,政府面對嚴重的財政赤字,如何控制開支及節流已成為熱門的話題。在本報舉行的「開源節流實現財政收支平衡」的研討會上,多名學者均主張效法西方國家部分公務員自願改制、「升職減薪」的辦法,以控制公務員工資的總額。中文大學已經實現了副教授升為教授減薪的方式,開支大大下降,改制成功,這個模式也可以在公務員當中舉行。

 學者認為,由於公共開支的「開源節流」幅度有限,削減公務員薪金支出總額可能成為中期滅赤的一個方向。對於政府提出現職公務員「以凍代減」,一般認為是向公務員讓步的權宜之計,不過,公務員制度的改革基本上是「勢在必行」,現在只是形式問題。

宋立功:公務員制須改革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首席講師宋立功表示,由於佔公共開支超過50%的教育、醫療及社福沒有削減的空間,只有改革公務員制度才能減少政府的開支。但他強調,節流不但是人事編制壓縮,日常開支亦要有所減省。不過,宋立功認為,99年政府已開始控制公務員開支來削減公共開支,但期望不可太高,而事實上,節流、開源亦無大的成效。

曾淵滄:可效法中大改制

 城大管理碩士課程主任曾淵滄承認,現在政府要削減公共開支是「難上加難」,而事件已發展成一個政治問題;然而,他指出公務員的薪金同樣不能削減,即使公務員福利亦「無得減」,因為減福利等同減他們的薪津。

 席間,曾淵滄更坦言,「政府並非特首的政府、高官的政府,所謂政府是公務員的政府,沒有公務員,什麼政策亦不能落實,所以公務員不能減薪,只可『改革』。」

 曾淵滄所指的改革,正是目前政府公務員改革的方向,亦即「舊的凍(薪),新的改變」。他以中大為例,說明有人會願意「升職但減薪」,因為在升職後,再升職薪酬仍有上調的空間。他希望當局也可以像中大的教職員那樣,將現行編制的公務員,在升職時轉用新的薪酬制度,以達至「節流」的目的。不願改制的,只能保留原來職位。

黃國健:應精簡高級職位

 在改革公務員制度這個議題上,工聯會亦一直表示關注,理事長黃國健認為現在公務員制度過於繁複,層級太多,但在改革的時候,卻需要非常小心,並盡量遵守公務員制度的守則。他認為,目前高層公務員的工資很高,低層的公務員工資很低。但是高層增加位置之勢似乎壓抑不住,其實,控制一個高級職位就不必裁減十個低級公務員,因此,節省公務員工資開支,方向是精簡高級職位,一可以提高效率,二可以減少層級太多所造成的官僚主義,三可以把開支壓縮。

 事實上,政府曾建議明年初進行公務員薪酬水平調查,將公務員與私人機構相類職位的薪酬比較。若發現公務員薪酬高於市場水平,新入職公務員將收取與市場相若的薪酬,而現職公務員則一律以凍薪代替減薪,直至與市場相若為止。

小政府政策討論不足

 【本報訊】自港英年代,本港政府一直都採用「小政府,大市場」的治港方針,強調以市場運作作主導,而這個方向在今天仍然適用。不過,特區政府的管治長期受到挑戰,各項施政皆受到巨大的壓力,有人更坦言社會對於「小政府政策」的討論根本不足。城大專業進修學院首席講師宋立功則指出,香港在回歸後出現政治、經濟、民生3大轉變,但市民至今卻似乎仍然未能適應。

小政府定義無清晰界定

 宋立功表示,所謂的「小政府」政策是香港今天面對的一個結構性問題,雖然政府經常將小政府「掛在口邊」,但一直都沒有清晰的界定。他認為政府由此至終都沒有說小政府的定義是政府「社會可以提供的服務政府就不做」,而市民卻對政府有一定的期望想依靠政府,在社會未有共識而遇上問題時,政府就滿足市民這種依賴政府的訴求。宋立功批評,這樣一方面破壞小政府的角色,而亦會加重政府的開支,若情況未能有所調整,問題將會愈來愈嚴重。

面對巨變缺乏配套措施

 宋立功續稱,自回歸後,本港先後出現政治、經濟及民生的巨變,但市民既不能適應新的轉變,隨著民主浪潮的發展,市民、議員對政府的要求愈高,索取的利益愈多,政府處於弱勢,財政開支將越來越大。而政府面對政治的轉變,對於公務員的政治適應能力培訓,亦缺乏配套的措施,遇到議員的壓力,手足無措,弄得筋疲力竭,沒有多大精力用於正常業務,最終導致今天困局的出現。他舉例說,若政府在政治人才培訓的工作上有所改善,部分問題應該能夠解決。

不要雄才大略施政報告

 城大管理碩士課程主任曾淵滄則表示,小政府也有策略,不要雄才大略的施政報告,特區政府可像當年港英麥理浩年代一般化解矛盾,當時香港民生艱困,貪污嚴重,財政緊張,英國管治遇到困難,受到市民批評,麥理浩一邊建七層大廈給窮人,一邊推行地皮緊縮供應的高地價政策;一邊設廉署反貪,一邊招募新警員;一邊吸收內地偷渡的廉價勞工,一邊發展製造業拓展出口,部分政策都先落實,後公佈,「唔聲唔聲」地做,化解或避開了各種來自公務員內部和社會上的反對,他相信今後參考這種政策效果會更好。今天在財政赤字巨大的時刻,在免費午餐議員大行其道的時候,如果施政報告強調「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政客打蛇隨棍上,要求更多福利,更多城市設施,便會造成更大的財政赤字。小政府變成了大政府。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