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11月2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11-26] 欣見港企添購生產器材

 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昨天特別指出,第三季度生產器材添置上升了33%,反映出CEPA效應日趨明顯。政府和業界對此一訊息都宜高度重視,進一步認識零關稅是香港製造業升級,向高增值轉型的難得機遇,採取更加積極的政策和措施,扭轉製造業多年來每況愈下的頹勢,促進香港產業朝多元化方向發展。

 在CEPA第二階段713項零關稅產品中,很多新產品以往香港很少生產甚至沒有生產。春江水暖鴨先知,生產器材添置在過去三個季度連續上升的事實,說明目光敏銳的投資者已早著先鞭,開始積極投資製造業。CEPA產生的這種效應,充分證明零關稅優惠是對症下藥,並已初顯效果。

 本港製造業過去20多年利用內地廉宜的勞動力和土地,大規模北移,實現了製造業向服務業的轉型。但本港傳統製造業在向內地轉移的同時,忽視了升級換代,導致製造業逐漸無根化和空心化。與此同時,亞洲其餘三小龍卻成功地完成了製造業向高增值的轉型。本港製造業式微的後果,導致結構性失業和投資資本外流。儘管服務業吸納了大量勞動人口,但服務業對外部經濟環境依賴性很大,其提供的就業機會並不穩定。香港要解決失業和投資減少等問題,須有一個更加健全均衡的經濟結構,借助CEPA振興製造業,是必須抓住的機遇。

 西方發達地區的政府,都對本國的工業發展提供政策引導以及實質幫助,以優惠吸引高科技高增值投資。本港「不資助某一行業」的政策,實際上名不副實。政府過往自置貸款等一系列穩定樓市的措施,已有資助地產業的成份。當然,我們並非否定政府穩定和振興樓市的成績,因為樓市對香港整體經濟興衰關係重大。同樣,我們亦希望政府能充分認識振興製造業對解決結構性失業和平衡產業結構的重要性,從而積極配合CEPA零關稅,以開放性思維研究探討採取優惠的土地和稅務等政策,吸引高增值製造業投資的可行性。對於零關稅為香港發展製造業帶來的優勢,當局應該在內地和海外積極宣傳和推廣,以吸引內地資本透過「內企自由行」來港設廠,生產具競爭力產品,並吸引外資投資香港高增值製造業。(文匯社評)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