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06] 推行小班教學宜按部就班
■彭智文 資深教師
近日,「小班教學」這個課題再一次引起社會人士的關注。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在出席教統會退思會後表示不會支持有些學校借推行小班教學為名,為保住教師飯碗,而非為提升教學質素。
平心而論,教育界爭取小學全面落實「小班教學」已有多年,而「小班教學」對提升教與學的質素早已有論斷。誠然,在全面落實之前,必先尋求社會上的共識,當中包括政府、學校、教師和家長的支持才行,當中更重要的就是大家對小班教學的理念和實施方法有清晰的了解。目下的小學教育,面對出生率下降而出現的「殺校」,乃至縮班和超額教師的問題,這無疑是推行「小班教學」的契機。與此同時,我們必要思考一個問題:教師有沒有能力作出「小班教學」相應的配合呢?小班教學所採取的教學法與大班教學其實是不同的,小班教學更強調學生的個別參與,教與學的互動,更講求活動的佈置技巧,就每個學生的水平和表現作更入微的評估,更應為每個學生的心智成長作持續性的評估,以及如何照顧能力較差的學生等等。我們的教師能夠應付得來嗎?因此,推行小班教學的同時更應配合教師培訓,提升教學質素。
資源不足難以評估成效
面對仍然嚴峻的財赤,全面推行小班教學似乎未是最合適的時機,而實施試驗計劃其實是一個折衷的方案。今年,教育統籌局挑選了三十多間學校,以每班二十至二十五人,試行「小班教學」,以察成效。二十至二十五人一班是否為數仍然太多,這點值得我們省思。
而據報載,不少參與計劃的學校投訴政府提供的資源和支援不足,例如每所學校只獲二十九萬,用以增聘一名教師,而教統局只選中、英、數三科作小班教學,換句話說,學生上罷這三科後要調回至大班上課,這無疑是一個比較困擾的做法。筆者以為既然教育當局有誠意試驗小班教學的成效,就要認真和切實地推行試驗計劃,如此分科小班教學,似乎難以全面體察小班教學的成效。教統局必須正視這個課題,為參與計劃的學校提供更多的配套設施,方能有效地評估計劃的效果。
「小班教學」非唯一方法
我們必要知道小班教學並非提升教學質素的唯一方法。特區政府已建議由下學年起,分三年逐步實施中、英、數「專科專教」計劃,全港六百間小學需額外聘請一千名教師,這當有效地減輕小學教師所面對的沉重的教學和行政壓力,更有助他們專心地教好本科上的知識。由是觀之,推行小班教學只是提升學生水平的其中一個方法,更重要的就是相關配套措施的得以全面配合才行。(文匯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