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12月1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12-17] 香港「體育文化」何去何從?

■雷雄德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

 近期社會討論西九龍文化項目發展如火如荼,主題都是圍繞著「地產」及「文化」兩件事。在文化發展方面,社會關注的焦點也只集中於所謂西方藝術文化,諸如興建澳洲悉尼般的歌劇院、巴黎式的博物館等等。至於「體育文化」,從來卻是無人問津,也是經常被人遺忘的一種社會文化。

 從文化發展概念來看,雖然「體育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種,但它卻時常被排斥於文化之外。理論上,「體育文化」是從身體相關之活動中體現出文化的價值,包括範疇相當廣泛,例如競技體育文化、奧運文化、健身文化、生活體質文化等等。體育文化是現代社會的產物,也是我們健康和精神文明的基礎。體育文化之所以冒起皆因受到傳播媒體的影響,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受到體育文化的衝擊,比起藝術文化的影響甚至更多。舉例說,每日電視及電台新聞報道包括有體育新聞、報章有體育專欄、足球相關的雜誌多過藝術文化刊物、市民賭波文化、年青人追隨球星的文化等。

體育文化是社會的一面鏡子

 事實上,體育文化就是社會的一面鏡子,隨時隨地反映著人類文化的進展。自從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被喻為「資本主義奧運會」後,體育文化的地位進一步被肯定起來了。大型體育會帶給現代商人無限商機,創造財富,經濟學家估計2008年北京奧運會,將為北京市帶來數以百億計的基建投資和商業機會;世界及歐冠杯足球賽的轉播費用更加高達天文數字,誰人敢說這與我們的體育文化無關?

 據了解,本港體育文化的推廣將交由新體育委員會屬下之社區體育委員會負責。文化活動的推廣既要專業,也要從多層面入手,才能取得成效。還記得何局長曾揚言香港舉辦東亞運的益處,就是能夠增強本地的體育文化。我們成功取得東亞運申辦權經已過了一年,看來本港的體育文化不但沒有提升,反而年青一輩的體質每況愈下,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口並沒有增長,再者,研究本港體育文化的學者根本寥寥無幾。就算李麗珊及乒乓孖寶的奧運獎牌效應,似乎對本港體育文化沒有什麼幫助。

康文署缺乏體育文化意識

 過往康文署(前康體處)的官僚文化,只著重計算參加活動的人數,而往往忽略了活動的質素和參加者之感受,這是缺乏了鞏固體育文化的意識。舉例說,近期審計署批評康文署之健體中心使用率極低,不如索性免費給市民享用。原因何在?是否由於康文署的推廣及管理未能與時並進?又或是未能建立起市民的健身文化?相反地,商營的健體中心開設得像雨後春筍,皆因商人能夠有效地掌握到健身者之體育文化,並給予合適軟件和硬件的支援。

 世界有些國家地區,以文教部、健康部、青年部、旅遊部結合體育部,共同肩負起推廣體育文化的工作。隨著港人對社會要求愈來愈強烈,透過系統化的推廣體育文化,不但可以增強我們體質和健康,也有助淨化社會問題的功能。

 香港可否建立一所體育文化博物館呢?早期的南華體育會及青年會,是推動本港體育文化的先驅者,誰又會記起第一位中國人獲得乒乓球世界冠軍是出自香港呢?五六十年代的本港足球曾經揚威亞洲呢?體育活動畢竟是社會的文化利益,亦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