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12月1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12-17] 推動環保政府責無旁貸

■李國英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

 翻開報章,看到一位環保「俠士」的行徑,既感到驚歎,亦為這個人士感到忿忿不平。

 據報章所述,該名環保「女俠」為著堅持「能夠回收再造的便不算是垃圾」的信念,兩年來堅持把用過的發泡膠飲食容器、膠袋儲起作回收之用,以為環保出一點綿力。可是,廢物卻回收無門,有心人又苦無對策,便在家中堆滿一箱箱發泡膠和膠袋。不但受到家人責罵,更引來朋友旁人的冷言冷語。

 這個或許是一個酷愛環保分子的「極端個案」,但正活生生是一眾在香港搞環保、廢物回收而處處碰壁者的最佳寫照。

回收工作缺乏成效

 近年來,政府雖較前更重視減少廢物和回收再造的工作,可是,無論在政策制定和資源投放力度方面,均有所不逮,例如大型回收系統遲遲未能確立,回收工作仍以社區、小規模為主體,嚴重影響廢物回收工作的成效。

 事實上,在香港,廢物回收的種類可算是少之極少。現行回收的垃圾之中不外是紙張、膠樽和鋁罐。平心而論,紙張、鋁罐都是一些「有價廢物」。所以,就算沒有政府和有關環保團體的推動、宣傳,一些拾荒者亦懂得「自動自覺」去把這些垃圾「分類」。

 那麼,在市面上回收「無價」的廢物,如發泡膠、膠袋又怎樣被處理呢?它們便只有天天被送到堆填區「進貢」。最可怕的是,這些另類垃圾長埋土地後,上百年時間也不能被分解。結果,便導致今天堆填區出現飽和與嚴重不足的問題。

 看到環境出現這麼大的問題,我們是否能視而不見、知而不問呢?若不妥善處理廢物,任由廢物不斷累積,受害的不只是我們,我們的下一代還要承擔起環境受到破壞的大包袱。

政府可成立環保工業基金

 其實,這些廢物都是可以回收再造的。只不過,成本較高,處理較麻煩,屬一項風險大而投資回報少的工業。為了保持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政府大可成立環保工業基金,向廢物回收業提供優惠,並藉以扶助本地環保回收工業的科研工作。

 「沒有人是願意做蝕本生意的」,我們深明此道理,亦不是迫政府凡是要蝕本的都要其承擔,這對任何一方包括納稅人、政府都不公平。

 不過,政府一定要明白,推行有關計劃,資助個別團體與否,出發點並非為牟利,而是關乎香港整體社區環境的發展,又可為低技術人士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與其政府要為堆填區飽和之問題大費周章。何不將資源轉投於廢物分類回收,循環再造。不但對整體社會環境發展有利,改善失業情況,又可提升全體市民的環保意識,從而加強對香港社會的歸屬感。(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