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12月1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12-17] 實現更大的均等教育機會

——尋求高中教改的實質理性基礎

■曾榮光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教授

 自十月二十日教統局公佈《改革高中及高等教育學制—對未來的投資》諮詢文件以來,在香港社會特別是教育界引發起不少的議論,而且爭議主要集中在高中改革,因此,本文將集中討論高中學制改革所引起的議論。不少論者均把這次高中教改一腦子地與九七以來特區政府推行的眾多教改措施混為一談,把它們簡單地塞進同一個「樽頸」去。又有不少論者擔憂這次教改對香港高中教育體系帶來廣泛而深刻的改變,因而提出斬件、分期以至延遲推行的建議。然而,筆者卻認為這些論點均源自未有認識清楚這次高中教育改革的實質意義與價值,致令把它簡單地與過去特區政府推行的一系列強調「品質監控」、追求「表現主義」、把教育「商品化」、「市場化」的另類教育改革措施不分青紅皂白地混為一談。據此,為正本清源,我們實有必要為這次教改界定清楚其實質理性基礎,即認識清楚其實質意義與目的。

官方文件陳腔濫調

 事實上,眾多論者對是次教改實質意義的混淆不清,並非全是他們的過失,很大程度上源自有關官方發佈的文件以至官員在推介是次教改時,只沿用近年常見陳腔濫調式的論證,如建構「知識型社會」、迎合「不斷激化的全球化競爭」等,致令不少社會人士把這次教改與過往的「品質監控」及教育「商品化」的教改措施混淆一起。

 就筆者的理解,是次高中改革的主要實質意義在於:為香港特區的下一代提供更大的均等教育機會。事實上,若我們把是次高中改革的政策措施放置在香港教育政策的歷史脈絡去考察,我們就會發覺是次高中改革與1972年免費小學教育、1978年九年強迫教育的政策發展是一脈相承的。它是進一步把教育機會均等拓展到高中;其具體政策意義是徹底取消中三淘汰機制,取消中五升中六時把三分之二的適齡學生摒諸學校教育之門外;給予全體學生三年完整的、政府資助的高中教育。

 但必須立刻指出,若要實現高中教育機會均等這個政策上的實質目的與意義,並不是簡單地向適齡學生提供「形式上的機會」formal opportunity—即只提供學額;而必須推行多項實質的政策措施,使不同社經、文化背景的學生均能把這「形式上的教育機會」具體落實為「實質的機會」substantive opportunity。

具體落實為「實質的教育機會」

 事實上,在剛發表的諮詢文件中,教統局就明顯地沒有意識到:如何把「形式上的高中教育機會」具體落實成為對每一個學生均是「實質的高中教育機會」?這個政策議題的核心,因而,在政策文件中沒有對有關政策議題給予應有的關注,甚至作出了一些與之相違背的政策建議。同時,縱觀環繞著有關高中改革的議論,其中大部分均未有對這次教改的實質目標及意義、及從而衍生的政策議題給予應有和足夠的關注;甚或有論者更簡單地論斷是次高中改革「缺乏目標認受性」,結果致使有關高中改革的議論,流放枝節(如制改、課改、考改之間作取捨)和意氣(如戲稱甚麼白癡、均貧教育),而缺乏實質的議論。

 因此,若我們同意是次高中改革的實質理性基礎是為特區下一代提供更大的均等教育機會,我們的政策議題就必須回到如何把「形式上的高中教育機會」具體落實為「實質的教育機會」,使每個香港特區的未來公民—不論背景—均能享用到實質的高中教育機會。(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