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12月3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文匯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12-31] 管治與政治困局的成因

■胡恩威 文化評論員

 香港目前的政治困局,是「一國兩制」下必然出現的現象。原因是殖民時期的香港政治體系,並沒有制定一套全面的政治與管治人才制度,這是殖民管治的必然策略和方針。香港人也習慣了一種被動和過客的心態,移民潮就是這種心態的反映。

 殖民時期培養出來的香港政治精英,大約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由殖民建制培養出來大都是商界和專業人士,一種是由建制以外培養出來的,像工會和民間團體組織。前者是管治香港的核心,後者是監察前者的核心;前者對民主發展是抱著懷疑的態度,後者就是在追求形式主義的普選民主。

 近期的香港政制檢討,並沒有腳踏實地在分析目前香港政制的困局基因,其實就是政治和管治人才不足之故。而政治人才之不足,來自香港長久以來的殖民地政治,都是一種業餘的政治運作。殖民地政府本身是依靠強勢的管治效率來建立其政治權威的,九七後的香港,政治和管治制度也是落後於香港「一國兩制」的需要。更令人擔心的是,香港各派的政治精英仍然活在九七前的殖民政治心態之下,首先是總是被動地在期待著像殖民宗主的指示,之後是缺乏視野和遠見,著重的是典型港式的政治利益,而不是長遠的政治視野,像「民主派」給人的印象總是口號主義和街坊會活動的政治,商界對公共政策智囊團的支持也是幾乎沒有,政黨對公共政策研究也是漠不關心,負責管治的公務員體制更是典型的僵化和官僚行政效率主導。

 以前的殖民管治強勢來自前期公共政策研究以及執行組織和過程的重視,而政治上也有一套諮詢架構來作配合,故此政府在推出政策以前已經對民情和該項政策的具體情況有著一定的掌握。但香港公務架構在九七以前從來未有實行任何改革,現在香港公務員都有著外行領導內行、自我封閉的情況。更嚴重的是負責執行的專業官員都是有著太多的官僚包袱,政策局和各執行的局分工不清,政策局嚴重缺乏政策研究支援,而執行的署是過份冗員。

 有些「民主派」朋友認為香港全面普選便可以解決香港管治效率的問題,這是一廂情願的。全面普選是能夠帶動香港人的政治意識,但管治效率本身就是一種公務員體制改革,以及專業政治生態的建立,在政策研究、政策監察評核、政策執行、政策諮詢這四個方面,有著清楚的分工和足夠的人才,全面普選只能是「改善」政策監察和政策諮詢,政策研究和執行是一門專業,不是依靠「民主」方式來進行的,政策研究和執行正正是殖民地政府的弱點,都是由僑領決定的,公務員是依本子執行。商界應對民主發展有保留,但另一方面又不願意投資在香港政治基建和人才培養身上。政治能夠成為一門專業、一種行業,香港民主普選的條件才是成熟的。(本欄每周五刊出)(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