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羅范椒芬指出分區設立職導課程中心,有助提高教學效率。
三三四學制諮詢期將於本月中完結,教育統籌局蒐集意見後,計劃於今年年中落實大學收生基本準則、職業導向課程的前景及三三四制正式施行時間。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表示,政府正研究分區設立職業導向課程中心,以便更有效地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適合課程。
羅范椒芬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當局必須確保職業導向課程符合水準,但不同學校即使教授同一個課程,水平參距亦可以極大。為保持質素,教統局傾向動用不超過3億元的財政支持,在個別區域設立專門的職業導向課程中心,「學校可以將學生送往中心上課;也可以選擇從外聘請專業教師教授職業導向課程。」
公眾對通識存有「遐想」
另外,當局計劃與專業團體,例如香港會計師公會及香港物流業協會合作,設立進修課程,幫助學生踏上專業之路。她表示,不少專業團體一直向在職人士提供一系列進修課程,因此在新的資歷架構及學制下,當局及團體亦希望可以向學生提供另一出路。
在三三四諮詢期間,社會對通識教育科的討論聲音最多,亦最為激烈。羅范椒芬承認,公眾對通識存有「遐想」,因為通識在不同的場景及教學理念,會得出不同的意義和理解。例如中大的通識教育,英文名稱為General Study,而非三三四學制下的Liberal Study。
通識易名助掌握學科內容
事實上,Liberal Study會令人以為所有學科都提升至文、史、哲等知識層面,變得有點「遙不可及」;但General Study則著重學生擴闊其知識領域、建立其融會貫通的能力。因此,當局將積極向社會解釋通識教育的內容及定義。她表示,如有需要,當局不排除將通識教育易名,以求社會更清晰地掌握學科的內容及目的。
羅范椒芬表示,特殊教育在新學制下亦會與主流教育「看齊」,劃一至6年,但轉型過程必須審慎處理,課程設計需要調整,當局考慮加推「自強職業導向課程」,讓殘障學生可以一技傍身。
高中學院或設副學士課程
對於有學校批評,三三四學制製造「超額教師」,羅范椒芬承認,有學校出現有關情況,但有關問題「源遠流長」。她解釋,部分學校會考成績卓越,基於市場反應,學校向教統局申請開辦3班,甚至4班中六;而且亦會開辦更多元化的科目,大量採用分班形式上課,結果部分學校可以開辦33班或以上。但改制後,一般學校只會開辦30班,結果造成「超額教師」。她指出,即使沒有三三四學制,專門招收中四學生的高中學院必須轉型;因此,高中學院可能需要開辦副學士課程,並在聘任教職員時,再作人力資源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