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07] 陳景生:大狀上庭可醫感冒放大圖片
陳景生善於在艱澀的法律條文和複雜的案情分析中獲得樂趣。
名人會客室主持人:張慧燊 記者:邱萍菲 劉國權
身為「屋h仔」,成長的環境和經歷清楚地告訴陳景生,要脫離生活的艱苦,要改變人生的階梯,靠的便是教育,唯有知識能夠提升個人的社會地位。那一年,恰逢香港大學開設法律系,機會難得,他便毅然投身攻讀法律,當時卻沒有預計到他日會成為「大狀」。「那時我們還是很懵的,甚麼也不懂,只覺得讀法律系很好,甚至不了解大狀和普通律師的分別,我們那時的社會常識,比現在的學生貧乏多了。」為甚麼後來決意走上大狀路?他哈哈一笑後說:「全因明星效應、偶像崇拜!」
這個「明星」不是其他人,正是被譽為「法律界一哥」的已故大狀張奧偉。陳景生提起這個「啟蒙恩師」,總是無限唏噓,他的「大狀路」走得順暢,當中不乏張奧偉的幫助和提攜。他憶述,當年港大法律系為新生搞了迎新營,舉辦了一系列的講座,請來演講的皆是城中一時風頭無兩的法律界名人:「當時的律師會會長、律政司、高院法官,嘩,真的是猛人如雲。」
被張奧偉精彩演講打動
系列演講,令陳景生感到「豁然開朗」的卻是有「獨臂刀王」之稱的張奧偉的一番精彩闡述:「他給我的印象真的是極端聰明,整個演講一個小時,你只看到他的厲害和Charming(魅力),然後跟著他的音調高低起伏,他口中的大狀世界動人極了,一點也不枯燥。我完全被他吸引住,心想,要是我學到他那樣就好了,結果就立定主意做大狀囉。」雖是有點霎時衝動,陳景生卻因此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道路。人生際遇,奇妙難言。
真正做了大狀,可曾感到「不適應」?他略一沉吟,迂迴地作出回答:「我看電視,那些大狀都是持著酒杯,去一些昂貴的消費場所,喝杯酒,生活十分悠然。但實際上,這種情況很少發生。」忙得分身不暇的他一直想找個機會,更正公眾心目中「浪漫化」了的大狀生涯。他解釋,大狀的客源是由律師轉聘,並不需要交際應酬:「有人說大律師是一個頗為孤獨的行業,這是真的。除非相熟的客人非常熱情地邀約,盛意拳拳想和你談天說地,你卻之不恭,不能絕情地拒絕,否則實在沒多少摸酒杯底的機會。」
論據獲認同最有滿足感
他又笑稱,要成為大狀,首重分析力,更要勤奮:「每一宗案件都可以牽涉非常複雜的問題,有無數文件要細讀,準備工夫很多。接了案子,你便要埋首工作,忙得天昏地暗,哪來的時間去消費場所?」
沒有太多閒情,終日面對的是艱澀的法律條文以及錯綜複雜的案情,生活其實相當枯燥,但他樂此不疲,更力排眾議,強調「我們這行不悶」:「我們不是在做戲,是在過真實的生活,做大狀嘛也有很多樂趣,如在庭上發言,便好像上了身、吃了藥,愈講愈興奮,尤其是論據得到別人認同,那種滿足感別提有多大了!」
滔滔陳詞忘記鼻塞喉痛
這時的陳景生的確給記者「上身」的感覺,他慷慨陳詞,七情上面:「到了法庭,你集中所有精神陳述法律觀點和論據,連身體的不舒服也都忘了。對大狀來說,上庭是最佳的感冒藥,你不停地講,哪裡記得鼻塞、喉痛?一點也不辛苦,但一散庭,整個人便由高峰跌下,成個散晒!」
今天的陳景生已非「吳下阿蒙」,而是城中著名大狀,時薪過萬,還有大把客戶排著隊也要找他。成功之道除了勤力,他笑說,還要時時保持分析能力。他表明,也曾遇到「樽頸」位,為免做出錯誤決定,總會暫時「叫停」:「一定要保持清晰的頭腦,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我做大狀沒有特別秘訣,但懂得在適當時間放慢腳步,冷靜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