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28] 百家廊:「製造」疾病為推銷藥品放大圖片
現代人過分關注身體健康,為藥商製造了更大的商機。
吳錫平
不久前,《參考消息》轉發了西班牙《薈萃》月刊三月號的長篇報道,披露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疾病竟然是一些人「發明」和「製造」出來的!製藥公司為牟取利益,將人體健康變成了一個大市場,而人們對健康的過度關注,也使他們產生了疑病症。
揭示社會新病態
文章揭露了製藥業的營銷過程:「首先是混淆概念,製造需求,然後大力宣傳新藥,推動需求,最後是消費。」並提出警告:「新藥品並不是為幫助他人解除病痛而研製出產的,而是因為其中含有巨大的利潤。因此製藥業不會為少數疑難病症研製藥品,因為這無利可圖。」「一個跨國製藥公司在向市場推出新藥時,在廣告宣傳和促銷禮品方面的花費可以達到三十億美元。當然這些錢不會白花,而是投資。」這就是為什麼,二○○二年全球十大製藥企業的利潤增長率均超過了百分之十三;而美國衛生醫藥業去年的淨利潤會達到一千億美元。
文章介紹了這些「製病家」們的五種工作模式:一是將正常的生命現象包裝成疾病,比如掉頭髮;二是將個人或社會問題看成疾病,比如情緒不穩定;三是將可能的危險視為疾病,比如膽固醇含量;四是將偶然現象視為疾病,比如「性趣」喪失;五是把輕微的小病誇張成重病大病,比如過敏性腸胃病。其他如緊張、抑鬱、肥胖、骨質疏鬆、陽痿等都可以歸入這一名單。為此,西班牙一位專家告誡說:「人類健康世界的悲觀景象是製藥公司一手造成的,實際上致命疾病已經越來越少。」
原來如此!讀完這篇文章真的有一種振聾發聵的感覺。面對生活中這些似乎已經司空見慣的醫藥事件,細想之下,覺得確實有點蹊蹺:時下社會不斷進步,科學日漸發達和昌明,人類的預期壽命也不斷攀高,而病為什麼卻是逆其道而行,反而越來越多了,這難道不令人生疑嗎?
保健市場大吹特吹
這篇文章也印證了我們真實的生活經驗:怪不得現在的醫藥廣告越來越多,翻開報紙,打開電視,進入互聯網絡,還有街頭派發的傳單、有關單位舉辦的健康諮詢等等,幾乎是隨時隨處都可見到。一會兒是某個廠家大張旗鼓地宣傳全國人民都需補鈣、補腦、補精氣神,一會兒又有廠家正經八百地建議每一個人都要排毒、洗血、清腸胃,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你方唱罷我登場,從來就沒有稍停過。這些花花綠綠的宣傳品和名目繁多的義診,要麼大吹特吹某種藥物神奇功效,要麼是對某種生命現象危言聳聽,讓人覺得自己身上的每一處地方彷彿都不得勁,自己早已經病了,得趕快買他們的藥吃,對自己和家庭負責。弄得剛剛溫飽起來的城市居民疑神疑鬼的,生怕自己身上得了什麼病,而更可氣的是,一些廠家為了增加可信度,還常常搞一些諸如請來所謂著名專家學者舉例說法,某某衛生權威機構認證等「打大旗當虎皮」的勾當,令人防不勝防。可以說,所謂的醫藥保健市場是近年來增長最快、牟取暴利最多的一個行業,幾乎沒有人能「倖免」於被算計而不慷慨解囊的。
現在終於有人說出來真相:原來這一切竟是製藥公司操作的結果,其目的是利用人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恐病心理,大賺黑心錢。沒病「製病」,最後真的致病,這可真是現代社會的另一種「病」。
「藥」到病「來」壞健康
「製病」現象的惡劣和可怕在於,製藥公司利用其雄厚的商業資本,挾制一些媒體進行不切實際的宣傳,宣揚他們制訂的所謂的健康資訊和觀念,進而推銷他們的產品,暴得大利,而全然不顧社會道德和公義。這樣一種披著人文關懷的外衣,通過媒體和廣告進行的制度化、商業化的推介行為,對公眾有著很大的迷惑性,很容易使人認同他們的健康資訊,誤服他們的藥物。很多新的藥物匆促研製和上市,其藥理、適應群體和潛在的副作用等資訊都不明了,這大大提高了健康身體沒病致病的風險和可能,從而危害公眾健康和社會安定。
「製病」現象的警示在於,有關醫藥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監管和懲處力度,有效制止此類現象的發生。一個可行的措施就是,禁止藥品做廣告,並且要嚴格執法,對那些披著新聞和科普知識外衣的醫藥資訊嚴加甄別,嚴厲懲處,同時加強對醫院進貨渠道的管理,對醫生進行職業道德的教育以及相關的追究制度,切斷這些藥物的流通渠道,還公眾一個安全、健康和有序的醫藥空間。
此外,對普通民眾來說,樹立良好的健康意識和就醫習慣也很重要。醫療行業的專業性很強,普通民眾天然地處於資訊不對稱的地位,為了避免成為「製病」的獵物和那些名目繁多的新藥、特藥的無謂的犧牲品,公眾不要輕信一些明顯誇大其辭的宣傳,有病到正規醫院就診,不要自作主張,購買和服用療效和適應症不明的藥品,為自己的健康負責,為幸福的生活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