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29] 記者要揭露社會黑暗放大圖片
──訪普立茲新聞獎執行總監
文:李佩瑜
美國普立茲新聞獎執行總監基格勒(Sig Gissler)日前訪港。他行色匆匆,記者好不容易才約到他在香港大學教授宿舍沙灣徑見面,做了這篇專訪。當日,基格勒身穿藍色花恤衫,精神飽滿;他拿起一杯紅酒,暢談中國之行。
十年前,他曾經訪華;相隔十年,中國經濟突飛猛進,他「對中國的迅速發展留下非常深刻印象」之餘,更向中國新聞界介紹普立茲獎,鼓勵他們參選。這是首次有普立茲新聞獎執行總監訪華。
基格勒三十五年的新聞工作生涯,曾五度採訪美國總統競選兩黨的提名大會;足跡遍及印度、拉丁美洲和前蘇聯。1994年他在哥倫比亞大學執教,97年出任該校新聞學院院長,2002年接任現職。
今次他應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邀請,先後赴汕頭、上海和北京作兩周交流訪問。接著到西安參觀,再來港逗留兩天,日前已飛返美國。
優秀記者五大條件
小記者有幸,遇上基格勒這位老前輩,當然抓緊機會問他,優秀記者應具備甚麼條件?他語重心長地說:「記者該有不盡的好奇心,努力追尋真相,探求背後原因。第二,記者該擁有人道精神,從人類的福祉出發。另外就是要堅毅,對自己的工作不離不棄。還有是,對新聞充滿熱誠和智慧。」
最後,同樣也是最重要的,是勇氣:不懼怕危險,敢於報道事實。
當記者,從來不及做生意賺錢。「記者是為理想工作,期望為社會做一點好事,改變社會,推動世界朝著更美好的方向發展。」基格勒將大半生獻給了這個理想。
記者是終生追求。在西方傳媒,不少記者都年過五十歲,其中,奪得普立茲獎的更多不勝數。但在香港和內地,年輕人卻偏偏很快便離開記者行列,另覓出路。是否薪酬不夠吸引之故?「金錢和收入確實重要。但去深入採訪具挑戰性的報道,才更有趣。」的確,記者看來付出的總比回報多,但基格勒強調,滿足感還是有的。
《華盛頓郵報》報道「水門事件」的兩位記者,1973年獲得普立茲新聞獎,他們改寫了美國歷史。這種滿足感,非金錢和獎項所能取代的。
出色報道如精彩文章
報道要吸引讀者,秀麗準確的文筆必不可缺。其實不少著名的作家也曾獲普立茲新聞獎,他們都是記者出身,如海明威和斯坦貝克(John Steinbeck),兩人還奪得諾貝爾文學獎。
海明威以小說聞名,早年曾當跑警察新聞的記者,常走訪醫院,見盡人性的黑暗面。西班牙內戰期間,他更走到前線,徘徊生死邊緣,也許這經歷正為他的《For Whom the Bell Tolls》(《戰地鐘聲》)賦予血肉。斯坦貝克的《The Grapes of Wrath》(《憤怒的葡萄》),本是他以記者身份採訪民工的故事,後來卻成為了文學作品。
具水準的新聞報道,要求記者忠於事實。文學與新聞,同樣講求準確精煉的文字,留意細節變化。「要把重要的新聞寫得有趣生動,才能得到公眾的注意。然而,具水準的報道還需要事實、準確的引述和例子。」基格勒以本年度普立茲公共服務獎的《洛杉磯時報》報道說明這道理。
該報揭發公立醫院多年來的醫療失誤和種族歧視,當中有專家的舉證分析、受害病人的控訴和親屬失去家人等真實個案。新聞報道要具感染力,最重要是能與讀者的生活接通。「因為它們都是真人真事,存在於你我每天的生活當中。」基格勒強調。
傳媒:監察社會 揭露腐敗
普立茲獎成立於1971年,是美國第一個重要的新聞獎,旨在鼓勵優秀作品,同時激勵其他新聞機構發掘出色的題材。在普立茲獎十四個項目當中,尤以公共服務獎最為重要,亦只有這一項的得獎者獲授金牌。普立茲獎強調,新聞應為公眾服務並監察社會,而戰爭、災難、揭露腐敗和社會問題更是評委一向重視的題材。
以去年獲公共服務獎的《紐約時報》為例,該報道揭露美國有不法僱主違反工作安全條例,造成工人死傷的黑幕,側面寫出政府監管不力,有失職之嫌。
同年獲美國新聞報道獎的《洛杉磯時報》,則披露沃爾瑪超級市場,這間全球最大公司如何剝削員工─壓低工資、阻止員工組織工會,又向供應商施壓,以減低來貨價。其影響力遍及美國及其他國家,引起各國政府及勞工組織的關注。
基格勒深信:「記者就是要確實幫助社會大眾。」藉傳媒的力量監察社會,揭露黑暗面,相信也就是幫助大眾的最好方法。
博客非傳媒替代品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六十分鐘時事雜誌》,曾報道指控布什越戰逃避兵役的備忘錄,很快受到互聯網新聞網絡博客(Blog)質疑,其紙質與印式跟其年代不符,隨後揭發文件為偽造,事件引起博客或能取代記者的討論。
基格勒說,他數周前才購置手提電話,更自稱是「紐約最後一個買手提電話的人」,然而,對博客這傳媒的新發展,卻娓娓道出他的看法。「博客的發展在傳媒界備受注目,但不應被視為主流傳媒的替代品。新聞始終要講求確切的事實。反而,它能為傳媒帶來新的衝擊。」他認為,博客有些質素的確不俗,但很多還是有待改善。
「社會真正需要的,還是專業記者。」基格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