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7月14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旅遊文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7-14] 我是一個冬甩

莫理斯

 外語中有不少食品,是以地方(通常是原產地)為名的。最為人熟識的,有以德國漢堡(Hamburg)和法蘭克福(Frankfurt)兩地為名的漢堡包(hamburger)和法蘭克福腸(frankfurter)。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Sandwich(三文治)其實也是一種以地為名的食物。Sandwich原是英國某郡的名稱—話說十九世紀時郡爵「三文治伯爵」(The Earl of Sandwich)嗜賭成狂,連吃飯的時候也不願意離開賭桌,於是便叫僕人把肉和蔬菜夾在麵包片之間,讓他可以一手拿來吃,另一手繼續賭錢。這種創意食物流傳開來後,人們便以發明者的郡名稱之。

 (據推斷「三文治」應該是原來的中文音譯,而不是現在漢語較常用的「三明治」,因為國音「文」比「明」更符合英文原字第二個音節的 W 音;不知怎地,卻反而是在講廣東話的香港,保留了「文」字。)

 不廣為人知的「地名食物」,有時會鬧出笑話。六十年代美國總統肯尼迪有一次到訪德國柏林,用英語發表了演說後,加上了一句德文:Ich bin ein Berliner!原意是想說:「我是一個柏林人!」可是肯尼迪(還有他的撰詞者)想必對德語認識不深,不知道Berliner既是「柏林人」的意思,也可指一種以該地為名的甜炸餅圈。

 德文語法上,說「我是柏林人」是不用加上 ein(一個)這個字的;若加了便會由人變成東西,把句子意思改為「我是一個甜炸餅圈」。如是者,肯尼迪若是去了漢堡或法蘭克福,也可能因而把自己說成一個漢堡包,或一條香腸!

 甜炸餅圈德文是Krapfen,英文是 doughnut,亦即是香港俗稱的「冬甩」,漢語有時叫作「多福餅」。中文半音半意地把 doughnut 譯為「多福」餅,大概是誤解了英語發音,因為 dough(麵粉)雖串法類似 rough (粗糙)和 tough(堅韌)等字,卻不像它們尾音唸作 「uff」,而是像 though(儘管)般唸作「oh」,因此在美國 doughnut 有時亦會簡化地串為donut;所以作為音譯,還是粵語的「冬甩」比較接近原字。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旅遊文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