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29] 南僑機工 捨命穿梭「鬼門關」放大圖片
■滇緬公路上的南僑機工。小圖為王亞六60多年前回國抗日,在滇緬公路上多次遇險。
新華社記者 劉 昕
抗戰爆發後,地勢險惡的滇緬公路一度成為我國大後方唯一的國際通道。在國內駕駛員十分匱乏的情況下,從1939年2月到8月,來自新、馬、泰、越、印尼等各地的南洋華僑機工共3,200多人主動回國服務,共拯危亡。在滇緬公路被切斷前的3年多時間裡,他們共向內地運送軍火50萬噸,被譽為滇緬路上的「神行太保」。其中1,000多人英勇殉國。
受訪人:王亞六,1918年生於福建莆田,1939年毅然從新加坡回國在滇緬公路上搶運抗戰物資,多次遇險。
1939年,我響應南洋著名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的號召,決定回國服務。當時去報名的華僑特別多,有的還是瞞著家人偷偷來的。
初戰
我的首次任務是從昆明前往中緬邊境小鎮畹町,將華僑援助的一批美國「道奇」車接回來,並將車上的軍用物資運送到芒市。我們是坐卡車去的,一路上,很險啊!倉促修成的滇緬公路不僅坡大、路窄,而且迂迴在群山峻嶺之間,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墜入幾十米甚至上百米深的懸崖內,我們誰都不敢往外看。
龍陵到芒市之間的南天門被駕駛員們稱為「鬼門關」。因為那裡連續有幾個急轉彎,而且靠崖的路基很不結實,經常塌方。有時車的前輪可以過去,後輪卻把路壓塌,車就會墜入100多米高直上直下的懸崖裡,很難生還。此外,由於路窄,在這裡兩車相遇後根本無法錯開,只能一退一進,直到找到略寬的地段。
接車前,中隊長特意強調,重車時一定要靠裡,輕車時可以靠外。另外,原地調頭時,千萬要注意「屁股靠山,車頭向崖」。
天災
跑滇緬公路最怕的就是下雨。每年5月雨季一來,用碎石和泥土夯實的路面沒有涵洞排水,一旦路基被雨水沖刷和浸泡,很快就會大坑連小坑,爛得不成樣子。加上本來路就險,雨後的地面更滑,行車就更險。雨季裡,我們的車子經常陷入積滿泥水的大坑中。每當這時,我們就要用一塊預先準備好的長方形木板鋪在車輪下面,然後啟動汽車,利用摩擦力,使車輪擺脫泥坑。我們把這塊木板稱為「跳板」。有時,車輪被陷時剛好大雨傾盆,且每輛車上只有一名駕駛員,任務又重,其他車又規定不准等故障車,所以只能自己一個人冒雨解決。當時龍陵的雨最大,而且總不停,每次我路過那兒時,都能看到路邊不時有載重車翻倒在地。
人禍
一次,鬼子把瀾滄江上唯一的橋炸了,我們搞到凌晨3點多才架起一座簡易浮橋。當時誰心裡都沒譜,擔心鋼絲繩一旦斷裂,連人帶車肯定會被湍急的江水捲走。
當時我排在第一個,眾目睽睽下,我緩緩把車開上橋。先是前輪,感覺車體略向前傾,但不影響通過。我又驅車向前,直到後輪也上了浮橋。這時車體猛向後一仰,鋼索發出沉悶的「哽,哽」聲,就像發條被擰到了盡頭,隨時都可能繃斷一樣。好在鋼絲繩最終承受住了力量。我隨後又加了一腳油,繼續前進。誰知車身又猛地向前傾,繩鎖再次「哽,哽」作響。就這樣,一次次下傾上傾,起起伏伏。等真的通過浮橋後,我手心裡都是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