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29] 輝筆而就:互聯網與電車男
梁家輝
互聯網將已為我們這個世代重要的發明之一,這點無可置疑:就拿出版業來說,很多作者的文章從前是沒可能出版的,如今都有了發表的渠道,他們先是在網上受歡迎,得到出版商的青睞,將之變成紙上的印刷品,並進而成為暢銷書,這些再也不是神話。
回想當年筆者和朋友出版同人誌,小眾刊物讀者不多,編排印刷以至發行,俱受到諸多掣肘,多一張黑白照片也會增加成本,彩色頁要幾期一起分色,以節省製版費等等,都是教人頭痛的問題,還沒有開始寫稿呢。換了今天?大部分技術上的問題都可輕易得到解決,只管努力把文章寫好即可,真是何等幸福。
然而,互聯網除了影響出版的運作模式之外,對書籍的設計也有影響,近日偶然讀到一本新出版的歷史書,發覺不再是正經八百的文字版,每章末後加上註釋那種,而是圖片多多,註釋隨時在頁面以小格出現,類似瀏覽網頁時遇到的「彈出式視窗」,視窗中的關鍵字有時還再引伸出其他類似的事件,雖然我這種老式讀者有時會嫌其分神,但這仍不失是有益的創意。
先是在網上成為話題,進而出書和拍成電影的日本故事《電車男》,是一個典型網上影響平面出版設計的例子,翻開那本書一看,好像只是把整個「電車男事件」的留言板印刷出來,網主自稱在「電車」(日本稱火車為電車)救了一個被色狼調戲的少女,但又不敢和他約會,於是各位網友七嘴八舌的出謀獻計,鬧哄哄的把故事向前推,當中幾分真幾分假已經不重要了。
近日年輕人圈子的話題,是經過和出版相同的渠道,從互聯網虛擬世界走進真實世界的歌手,他們見證了只要有真材實學,不必靠壟斷市場的大公司,也能成功的故事,的確很能鼓舞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