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8月9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8-09] 正當「電影回顧」源源不絕之際 請脫下「經典」外衣

放大圖片

文:洪永起

 甚麼是經典?為甚麼有經典?從何時開始經典?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舉辦的「世界電影經典回顧2005」節目中,本月帶來法國電影大師阿倫.雷奈,重溫其多齣名作,如《廣島之戀》、《去年在馬倫巴》等。百老匯電影中心亦將推出匈牙利電影大師貝拉.塔爾回顧,播放《異鄉人》、《公屋鬥室》等作品。再仔細看看,百老匯電影中心正舉行的山田洋次回顧展,《幸福黃手絹》、《遠山的呼喚》、《男人之苦》又是公認的經典之作。

 香港觀眾從來都是幸福的,每年都有不少機會可以重溫「經典」或「大師」作品,像英瑪褒曼、杜魯福等,更是不隔多久便會來個回顧展,只是,當我們有如此多的機會可以接觸到經典作品或大師級的作品,卻不免令人疑問,這些以「經典」為招徠的節目,會否只能夠吸引某些「影癡」的小圈子活動?作為一個普通觀眾,這些經典作品與我有甚麼關係?

 更弔詭的是,在這些經典作品回顧展裡,人們總不會找到有寇比力克、希治閣等美國導演的回顧展,而在商營電影院裡重新上映的荷里活經典作品《亂世佳人》、《北非諜影》等,也不會出現在如康文署等官方舉辦的經典展中。

 於是,我們可以再問一個問題,是甚麼人的經典?

 在我們身邊總會有這麼一些人,聽說是經典電影,便先避而吉之,將之定性為「自己看不懂」;或早早買好戲票等入場,認為經典不能不看。

 在電話裡劈頭一句:「我向來是批判經典的。」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助理教授黎肖嫻在研究電影的同時,也教授電影歷史及理論。提起香港對於「經典」的態度,她便滔滔不絕談起來:「我們會發現有一張沒有公開,卻約定俗成的名單,哪些戲是經典作品,哪些導演是大師,名單上的都已有共識。問題是,甚麼戲或哪位導演能夠被列入名單中呢?」

一切從歐洲說起

 她指所謂的「經典」,往往是古老的非香港的作品,最明顯的莫過於五十年代或之前的歐洲電影。在香港觀眾的概念中,「經典」首先想到的便是法國電影,其次是英國、德國、意大利等,再接著下來的是美國,然後是日本、中國內地及台灣。

 從香港觀賞電影的歷史談起,黎肖嫻提到香港自六、七十年代《中國學生週報》的作者、編者以來,香港的影迷們向有崇歐的態度,引致歐洲電影及導演長列於「經典」名單上。近年來美國漸受注意,但論經典程度還是不及歐洲。

 其次是香港影評人的個人喜好也往往影響觀眾對經典的選擇,還有影片的類型也容易被接受為經典,如意大利新寫實主義便容易吸引香港某部分影評人。有趣的地方在於,香港的影評人往往有濃厚的文人氣息,無形中有教化社會的責任,要去推廣電影文化,他們在社會上的作用也就較美國的影評人來得更大。

是歸類片種的稱謂?

 正因為有著這麼一張無形的「名單」,使各主辦單位在舉辦電影回顧展時來得更容易,在名單中隨手拈來,都是大師,都是經典。坊間也往往將「經典」奉為圭臬,於是香港觀眾一次又一次地與這些作品相遇,且不說家中所買的有關電影的影碟,每年的類似回顧展,不論是康文署主辦,還是電影資料館主辦,抑或是香港國際電影節的每月放映,我們早已把「經典」一次又一次地掛在嘴邊。

 令人關心的是,掛上「經典」這個名牌,是一種標籤式的歸類,還是一種稱呼的借代?

 黎肖嫻強調著:「我們不是要否定『經典』這個字眼。」她指出,若我們把「經典」當成對某類電影的稱呼,就像消費品的分類一樣,讓觀眾更容易知道這是屬於哪類電影,觀眾也可更容易去決定是否「購買」這個「產品」。

 然而,對於主辦者來說,若只是因循一些「經典」的名單,對於觀眾來說,除了再一次機會去接觸相關的影片外,尚有何意義?那和我去買一張影碟回家慢慢看,有甚麼分別呢?或許這會扯到在家看碟與在大銀幕看戲的不同,這未免扯得太遠了,問題是對於主辦者與觀眾雙方面,在與「經典」的屢次碰面中,如何重新審視「經典」。

膜拜「經典」?沒有必要

 到底「經典」與我之間有甚麼關係?

 黎肖嫻倒是回答得相當直接:「可以甚麼關係也沒有。」

 「但問題是主辦者如何包裝,使之能夠與觀眾連接起來。」她說,就如電影資料館曾經放映過的意大利默片,對於當時的意大利人來說,這些默片就像我們的大戲一樣是普及的東西,如果我們用「經典」去包裝,看的人大抵只有那些影癡,若換個方式,去看意大利以前的大戲,或許看的觀眾層面會有所不同。

 但主辦單位對電影的認識,及其是自覺地去舉辦這樣一個回顧展,還是不自覺地做這一件事,其中便會有很大的差別。對於觀眾來說,看不看「經典」又是另一回事。

 「其實我們不需要甚麼經典,不必膜拜,沒有電影是滿分的。」黎肖嫻主張觀眾應該更尖銳地去看這些影片,除了看電影文本,還要看其語境,為甚麼這套電影會有某方面的突破,它的語言敘述了甚麼?背景是甚麼?從此我們可以看到電影背後更多的內涵。

 「高達的電影對香港觀眾不陌生,但其影片背後的政治性,卻一直未被發掘出來。」

 或許我們已經慣於膜拜名牌,或為影片分階級,掛上「經典」這個名字,更易於識別,卻往往叫觀眾變得盲目。盲目地崇拜,盲目地拒絕。

 「經典」一再上演,怎樣去看「經典」是觀眾應考慮的另一個問題。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