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8月12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8-12] 斯土斯人:性靈袁枚二三事

放大圖片

 ■繪於清末同治年間的《隨園圖》

■焦正安

 南京五台山下,有一座著名的私家花園——隨園。這座園林的主人,曾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家族。曹家被抄以後,這個名園劃歸新任江寧織造隋赫德,園隨主人姓隋了。再後來,1748年,隋園歸了另一位主人,就是不落窠臼的率直詩人袁枚。隨意的園,隨袁了,隨心了,所以改為隨園。

以赤子心寫性靈詩

 袁枚是清朝著名詩人。號隨園老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當過江寧、沭陽(均屬今江蘇)等地知縣。有《小倉山房詩文集》、《隨園詩話》和《隨園食單》等傳世。他主張詩應抒寫胸臆,強調標新立異,創立性靈說。「詩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是其名言。對儒家「詩教」表示不滿,宣稱「《六經》盡糟粕」(《偶然作》)。思想高出世俗,甚至是驚世駭俗的,很有人文價值。他在《望桂林諸山》中說:「桂林天小青山大,山山都立青天外。」(描寫的是一種感覺,天空變小了,四周群峰彷彿都聳立在青天之外。)宋朝詩人楊萬里(其名句如:「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船離洪澤岸頭沙,人到淮河意不佳。」)對他的影響比較大。

「人知蘇小而不知有公」

 中國人有重陽節登高的習慣。這一天,袁枚準備帶領全家人在私家園林中登高,但9歲的兒子一臉的不高興,在一旁收拾筆墨紙硯。他問兒子,兒子不理不睬。他想,這小子喜歡對句,我來出個上句,引起兒子的興趣。他說:「家有登高處,」兒子隨口應道:「人無放學時。」原來,兒子對「學校」負擔過重不滿,他就顛顛地去為兒子請假了。

 袁枚有私印一方:「錢塘蘇小是鄉親」。蘇小即蘇小小,是六朝時著名歌妓。某尚書怒加呵責。他正色道:「在今日,君官居一品,蘇小賤下。但恐百年後,人只知蘇小而不復知有公也。」滿座聞之皆驚。蘇小小有雙重身份:歌妓;文學人物。

 作為文學人物,也是歌妓。李賀、溫庭筠、張祜等著名詩人的詩歌中都寫到她。他強調了她的「歌妓」身份,「蘇小賤下」可以為證。封建社會裡,妻妾成群者多矣,但擁有者對她們多是輕視、蔑視的——封建道德就是這樣。袁枚這樣的人,相當於今天人們所說的「有頭有臉的在社會中上層之間混的人」,如此攀老鄉,可見他的叛逆性格。

願為豆腐折腰

 袁枚還是個美食家。他任沭陽(靠近海州)知縣時,有一次到海州赴宴。桌上有一道用芙蓉花烹製的豆腐,色若白雪,嫩同涼粉,香如菊花,細膩似凝脂,散發出陣陣清香。品嚐以後,他離席向主人請教。主人是一個精於吃道的退職官吏,看這個大文人來,有意擺擺架子:「俗話說,一技在身,賽過千金。我豈能輕易傳人?陶淵明不願為五斗米折腰,你是否願意為這豆腐折腰呢?」他隨即畢恭畢敬地對這老者三鞠躬。這芙蓉花豆腐經他記錄,一直流傳到今天。南京隨園菜(宴)是江蘇特色宴席之首,與山東曲阜孔府菜、北京譚家菜並稱為中國著名的三大官府菜。隨園菜就是根據名垂烹飪史的《隨園食單》製作的。炒葷菜要用素油,炒蔬菜得用葷油。有味之菜使之(味)出,無味之菜使之(味)入。這些今天廣為實用的烹飪經是袁枚總結出來的。

 袁枚是一個還沒有研究透徹的人——研究詩的人沒有深入研究《隨園食單》,烹飪界對他的性靈說又重視不夠。實際兩者是相通的。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