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13] 林文傑 藝術商業 共存共榮放大圖片
文:傑 靈
藝術,特別是視覺藝術,香港有發展的土壤和條件嗎?尤其處於廿一世紀,經濟金融活動異常頻仍的特定環境裡,本地藝術家應如何自處、如何前行、又能否分得為社會創造出的財富的一杯羹?近年聽到的某些言論彷彿要告訴人們,若無援助,藝術是無法生存的。
然而,卻有這樣的一個人,林文傑──運用自己作為眼科教授、畫家、企業家與慈善家集於一身的身份,把每年利用工餘完成的專題繪畫作品,放到商場的展區展售,並把得益撥到特定的國際慈善機構,惠及貧窮的眼疾患者。
難得的是,林文傑此番舉措的進行過程,除了在繪畫創作階段要「孤身走我路」外,籌辦展覽的場地往往能得到商業機構的支持,作品的出售渠道亦暢通無阻,令善款不絕,使得世界眼科組織計劃在中國內地設立的6個眼科治療、研究及培訓中心能順利地逐一成立,為千萬內地眼疾患者重見光明做出貢獻。林文傑的經驗,可以帶給藝術家甚麼啟示?
7月的上海,繁榮的南京西路,極盡現代感覺的環形建築物──恆隆廣場(Plaza 66),在5層國際一流品牌的旗艦店舖環抱中,由樓頂至地下偌大的空間內,串串金球銀球下墮,隨風擺動,閃爍生輝。陽光透過樓頂的玻璃幕牆折入,使原已明亮的廣場景物更形浮凸立體。最能攝住筆者視線的,是這個既高且大的弧形空間,一幅幅2至3米高的平面巨畫懸於半空,倏然變成了一項規模龐大的裝置藝術品,益顯廣場內的堂皇氣派與高貴氛圍。
心靈影像 盪漾商場
這是林文傑應邀舉行的一項專題畫展現場,畫家以「心靈的影像」(Vison of the Mind)為主題,嘗試用現代的形象與色彩,呈現中國神話中「九宮圖」這古老哲學觀念,用以揭示畫家的「宇宙觀」,圖像中的層層圓圈與渾然和諧的色彩,正好交織成未知宇宙的混沌形態,教人暈眩與遐想。
幅幅已製作成如巨型海報般大小的畫作,在流動的空氣與光線的折射中,本來色彩已繽紛的畫面在瞬間中溢出更多的顏色與形態變幻,這大抵是畫家慷慨地邀大自然來參與他的製作,讓畫作泛出更多自然效果來。
方形的畫上畫有圓形構造,既表述了作者的觀念,亦點明了要為世界眼科組織籌款的動機。「圓形是眼球、是瞳孔,是視力的所在,擁有視力方能看到我畫中的繽紛。看到就是幸福。」這就是林文傑無償創作的全部目的。
畫作商品 各自精彩
畫家更充分運用了環形空間的立體效果,在多個空間的邊陲懸垂了道道印有畫展標題的長條幅,以作為這項藝展的點題性裝置,遂而構成了這個有5層樓高的展區裡,以方形(畫作)、圓形(金銀球)與長條形(標題長條)架搭成現代感濃烈的裝置藝術品,為原已設計得豪華與高品味的廣場更形高雅,使藝術以最自然的姿態融入商業的環境中,卻又各自精彩。
其實,畫家在創作的後期,已引入商業製作的元素。因懸在空中的大小圖像已不是用巨型相紙畫成的「折光畫」原作,而是把畫作印製成大型膠片海報懸於空中,而地下展區的作品,亦配有燈箱照明裝置,畫家大膽且恰當的運用廣告宣傳的手段,使畫作產生了一般平面畫作難有的效果:把宇宙奇觀圖像經霓虹光管的照明,幻變的層次更凸顯,質感更豐富。即使放置在偌大的商場中,一樣耀目吸引。
不斷創新 時代品味
即是說,林文傑在勤奮創製的過程中,走出了一條自我存在的道路。他的作品選材儘管何等抽象與玄妙,唯與世紀的脈動相連,能縛住觀眾的目光;更可貴的是積極創新,包括觀念的更替與表達手段的變換,二三十年來都沒有停止過,由寫實時期的「獨行」到刻下的「九宮圖」,表現的意念在不斷完善與推進。由追隨寫實主義到意象到「折光畫」,到如今不囿畛域,借助先進印刷術與燈箱照明技術,無一不在求變、求成熟、求昇華,來表達更複雜的意念與思維。
他這種創新精神由於能與高雅的品味同步,贏得了在銷量與價格上的回報。他1986年作的一幅混合媒介《創世紀》,當時在美國就以2萬美元出售,收入則捐作眼疾科研之用。他每年都辦畫展為世界眼科組織籌募經費,近年亦有把作品交本地的國際拍賣行供藏家競投,拍出的價錢都不俗。而上述展覽在揭幕之前已被認購了若干幅,其中一幅還以一百萬元訂下了。由是觀之,林文傑的作品的認受性越來越高,且願意從口袋裡拿錢買下作收藏的亦大有人在。
藝商結緣 同事公益
至於他與商界結緣亦是始於藝術。遠的不說,只談他這次應邀赴滬的展覽,其淵源要從今年4月在港島利園酒店展覽廊的個人作品慈善展說起。「展覽期間,剛好恆隆的老板路過看了,他對我的繪畫有興趣,亦熱心公益,會面後一拍即合,決定以我的專題畫展作為他們在上海經營的恆隆廣場的周年主題活動。」當問及雙方是否已認識時,林文傑回答得很乾脆:「我們因畫結緣,彼此亦認同企業賺了錢應回饋社會。所以,在畫展揭幕的當天(同時亦是恆隆周年慶典的開幕日),恆隆(中國)集團董事長何世良在儀式上,把一張一百萬元人民幣支票捐贈給上海市慈善基金會,亦認同畫展的收益全撥歸治療眼疾的慈善用途。」
林教授還高興地補充說,在利園酒店的個展還有一段插曲,本港一位與他素未謀面的商界鉅子亦熱情地找上門來,願捐出5百萬元給世界眼科組織,作為該組織在中國內地開設5所醫療中心的基本費用。香港人為善的熱心腸,由此可見一斑。
這裡向人們洞悉了一個訊息:隨著人們生活質素的不斷提高,經營高檔產品的商人每有藝術眼光,他們正在不約而同地尋找經營藝術創作的合作伙伴,以提升形象,以回報社會。而林文傑或許恰巧地吻合了這等需要,繼而促成了彼此真誠的合作。
後記:自求出路?
故事說到這裡應是尾聲了,儘管林文傑教授的例子帶有濃厚的特殊性和個別性,惟它帶出的意義卻耐人斟酌:藝術怎樣才取得創作空間?是等待別人造就,還是自己勇於開創?藝術家是要依賴公帑生存,還是應嘗試突破藩籬,去自求出路?在商業發達的地區,藝術與商業是互補互利,還是互相不是對立就是妥協?在林文傑的實踐中,大家或許會找到某些啟迪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