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13] 琴台客聚:《廣島札記》的胡說放大圖片
大江健三郎這部書,很多人看了都反感。
黃仲鳴
六十八年前的七月七日,日本掀起對華侵略戰爭,造成無數中國人家破人亡;南京大屠殺更是慘絕人寰,舉世矚目。六十年前的八月六日,美國向廣島投下第一枚原子彈,造成十四萬人死亡;稍後又在長崎投下第二枚,造成七萬人死亡,終於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兩顆原子彈對日本造成的損害,遠遠不及他們在中華國土上的肆虐。
這是侵略者的慘痛代價。我常想,慘受原爆之害的日本平民,和慘受日本軍國主義之害的東亞百姓,都是戰爭的無辜者。但,如果沒有那兩顆原子彈,頑強、頑固、頑抗的日本軍國主義者,又怎會那麼快屈服?如果不投下原子彈,受害的人數又豈止原爆的數目?
多年前,我曾看過日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的《廣島札記》。對這本書,我極其反感。正如網絡一位作者所言,他最不滿書中把廣島原爆與奧斯威辛集中營大屠殺相提並論,指俱為人類的暴行。不錯,廣島原爆確是人間慘劇,然而它卻是為了解救更多人的生命,為了結束戰爭,為了和平到來,而作出的痛苦抉擇而已,這算是「暴行」嗎?大江寫這一系列的隨筆時,有沒有想到中國?有沒有想到南京大屠殺?一味的數說是「暴行」,難道揮舞武士刀,屠殺他國人民的又不是「暴行」了?大江還這麼寫:
「廣島的人們在遭到徹底毀滅,整個城市化為一個巨大而醜惡的毒氣室之後,他們沒有使製造這悲劇的人們、投下原子彈的人們,切身感受到自己是犯下了何等恐怖的罪行。廣島人在遭到原子彈轟炸後,立即為了親手恢復這座城市而開始戰鬥。這一鬥爭,無疑是為了廣島人自身而做出的努力,但同時,也是為了減輕投下原子彈的人的良心負擔而付出的代價。」
廣島人的奮鬥是值得尊敬的,但,且聽聽投彈美軍的心聲:「如果再有同樣的情況,為了停戰,我會再做一次。」六十年後的今天,有位原爆倖存者、七十八歲的阿部靜子對記者說:「日本軍隊對中國人民幹了那麼多殘忍的壞事,我們才會被打敗和遭到報復,這就是因果報應,我等於是替日本承受了這顆苦果。」這種襟懷和識見,作為一位大作家、一位諾貝爾得獎者,寧不羞愧?
大江在文中還引用了一位少年受害者的文章。該少年這麼寫:「我不能怨恨原子彈,正因為發生了原子彈爆炸,廣島才站起來了。不要再出現第二個廣島!不要再出現第二個廣島!被原子彈炸死的人們也可以說是我們的犧牲吧。這些人的犧牲是寶貴的,在這些寶貴的犧牲者佑護下,我們應該沿著追求和平的道路前進!」大江認為這番話是美軍佔領期間,塞進少年腦袋的「種子」,這番話「刺痛了我們的心」。但少年的話何嘗沒有道理?原爆使廣島重生,使日本邁向了今日的民主、今日的繁榮。
但,如大江這般冥頑的日本人,迄今還有不少;軍國的幽靈仍纏繞著他們,原爆並沒有令他們痛醒,仍然認為這是一種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