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8月1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財經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8-16] 港6000萬研表芯 冀3年攻克

放大圖片

 港鐘錶零配件生產技術及能力達國際級水平,獨「表芯」受制於人。

 【本報訊】(記者 李永青)香港鐘錶業世界馳名,產量及產值都居全球第二,但作為最核心部分的「機芯」,卻一直靠瑞士及日本入口。為了突破限制,香港工業總會轄下鐘錶工業協會、錶廠商會及鐘錶業總會等籌集600萬元,連同政府基金批出的5400萬元,共用6000萬元與中大合作研發機芯,料3年後研究有成,屆時將投資逾億元在港設廠生產。

 香港鐘錶工業協會主席劉展灝昨表示,香港的鐘錶零配件生產技術及能力一向不差,錶殼、帶、面、針、玻璃、水晶或電鍍等,更達國際級水平。問題在於機芯等核心技術部分,長期靠瑞士及日本入口,以致業界經常被外國牽著走,難以像全球鐘錶值居首的瑞士一樣,擁有獨立的研發水平。

獨立研發擺脫被外國牽著走

 劉展灝指出,一個普通瑞士機械機芯價格為300至400元,但若香港成功研發機芯,料每個港產機芯僅200元,大大減低港商在機芯方面的支出。

 他說,研究機芯計劃,由中大負責,而理大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亦會參與。首階段業界將投放600萬元,初步傾向以每股5萬元,每人或每間公司最多認購4股,這階段主要是研發和試產,投資者難有盈利。按目前估計,3年後可望成功研究機芯,屆時踏入第2階段,進行大規模生產時,投資者始能獲利。

估計創造200至300新職位

 按照計劃,研究及試產設施會設在中大,首年生產20個三表針機械機芯,次年生產200個,第3年生產500個。當研究成功後,料每月可生產2至3萬件機芯,估計會創造200至300個新職位。

 另外,身兼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的劉展灝表示,CEPA要求鐘錶產品要達30%附加值,方可獲零關稅進入內地,雖然業界一直爭取放寬這個要求,但相信難以成事。

 然而,港商並非一無所獲,因為經過業界向中國商務部及港府多次反映,可能在CEPA第三階段內容中,只要香港品牌或港商向外國購入的品牌,而其產品在港進行設計、質檢及裝配,便可以視作港產貨。但他強調,以特許經營或專利形式獲取的品牌,不在受惠之列,以免被人濫用。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