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繁體 | 簡體 
要聞 內地 港聞 台灣 國際 評論
財經 地產 教育 副刊 娛樂 體育
專欄博客 獨家報道 即時新聞
網上調查 人物專訪 香港賽馬 網址導航
2005年8月2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采風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8-24] 琴台客聚:倖存者的悲哀

放大圖片

 抗戰勝利六十周年的展覽了表現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精神。

彥 火

 今年海內外不少華人團體在紀念抗戰勝利六十周年。參加這個活動之餘,我的心窩往往泛起微瀾——如投下一枚石子所激起的漩渦,圓周越漾越大,以致淹沒慶祝勝利的歡樂情緒,那是因為我們毗鄰的日本軍國主義已死灰復燃。

 抗戰的勝利有內因——全國軍民團結一致抗日,克敵致勝;也有外因——蘇聯、美國及西方國家對納粹法西斯的抗擊和在廣島投下的原子彈,迫使日軍投降。我們慶祝抗日勝利的心理因素大都是以內因為主的,正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是,作為日本的政府和日本軍國主義者卻不以為然,他們認為「抗戰的勝利」是外因造成的,所以日本政府及好戰分子,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鄰國表現出驕橫、蔑視的態度。

 相反,在二次大戰的另一個戰敗國——德國,誠心懺悔,歷任德國總統對納粹德國在二次大戰對猶太人和鄰國的傷害一再表示鄭重的道歉、深刻的檢討和反省,德國政府對在戰爭中受傷亡的猶太人及鄰國作了全面的賠償。德國的傳媒不斷訪問受害者的家屬,讓他們血淚的控訴得以公諸天下;德國的教科書如實地記敘納粹德國的罪行,並要求所有中學生都到納粹殺害猶太人的集中營參觀,用以教育年青人,千萬不要重蹈祖輩覆轍。然而,面對死不悔改的日本政府,我們卻束手無策。爾今,歐洲人已向德國人討回了公道,在六十七年前一場「南京大屠殺」,三十萬同胞成了日軍刀下亡魂,還有在日寇鐵蹄下傷亡的我三千五百萬同胞的冤魂卻一直得不到安撫——他們的公道向誰去討?!

 目前,誌記南京大屠殺而公開出版的寥寥可數,其中一本是由德國納粹人約翰.拉貝寫的。拉貝在三十年代是德國人、也是德國西門子公司在南京的總代表,他與外國的德國人一樣,在納粹統治時期加入了納粹黨,但這位在中國生活近三十年的納粹人,對中國人卻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一九三七年南京淪陷後,拉貝藉他當南京「國際安全區主席」之便,不僅在他的後園收容六百多名中國難民,而且與其他外籍人員在他們只有三點八平方公里的管轄區,收容了三百二十萬中國人,使他們逃過劫難。在日本肆虐南京的時候,拉貝寫下日軍暴行的日誌。拉貝後來一直沒有把《拉貝日記》公開,直到他逝世後,有心人才從他的家人尋到這本日記。這本凡五十多萬字、塵封了六十年的日記,終於一九九六年在紐約出版,轟動一時,兩年後才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中文版。翻閱這本日記,真是血跡斑斑、慘不卒睹,在南京淪陷期間,日軍虐殺中國平民、強姦中國婦女(包括女童)無日無之,而且這只是拉貝個人所見所聞,相信仍有許多日軍暴行材料有待發掘出來。

 作為廣大中國老百姓受害者的國度,在搜集日軍的罪行時,應像德國的傳媒、作家一樣主動把血淋淋事實加以報道出版,戳破日本軍國主義的謊言和偽飾,當下反日只流於空洞的口號和吶喊,乏力而於事無補。每當想及此,無不痛心疾首!在紀念抗戰勝利之餘,橫亙在戰後的倖存者及後代面前,如何切實向日本政府討回公道,還有一條漫漫長路要跋涉呢!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新聞專題

更多
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甲流肆虐全球 
龔如心遺產官司 
G20金融峰會 
兩岸關係新局 
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 
粵港合作新發展 
中國經濟回暖 
「鏹水彈」傷人案 
聚焦上海世博會 
MJ猝逝 
烏市騷亂 
莫拉克重創台灣 
鐵礦石談判風云 
緬甸果敢戰亂 

文匯報屬下辦站

文匯報屬下公司

文匯海外版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