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9月1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財經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9-16] 歐基金分享併購潮

放大圖片

.東驥基金管理部.

 不少大型藥廠欲收購一些生物科技公司,這股併購熱令一眾生化股被炒起。觀全球,併購熱潮並不止於生化股,依筆者的觀察,歐洲近來越來越多公司進行或正打算收購合併,新一輪併購潮勢將掀起。

 早前,西班牙天然氣公司Gas Natural SDG欲以285億美元收購當地的公用企業Endesa,雖然收購最終遭到否決,但歐洲併購熱浪卻不會因而終止。德國能源巨擘E.On現正打算收購價值200億的英國公司Scottish Power。另一間德國郵遞公司Deutsche Post,亦計劃收購英國的物流公司Exel。

德意法頻現大收購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併購交易,並非只局限於德國一隅。意大利銀行Unicredito Italiano收購德國的HVB Group,成為了歐洲區內銀行業最大宗的跨國收購。總部設立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飛利浦,亦表示正密切留意是否有合適的收購對象,以擴大自己的業務。法國企業Pernod Ricard自4月收購英國的Allied Domecq後,其股價沒有因收購而下跌,反而一直攀升。可見市場十分支持企業併購的活動,認為有關的併購可帶動企業未來的增長。現在,即使連過往沒有打算作出併購的歐洲最大報業集團Axel Springer,亦表示正伺機尋找收購的機會。

歐企業正部署外擴

 在歐洲,很多企業皆蠢蠢欲動或已經早著先鞭,通過併購以壯大自己的業務。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過往數年,歐洲各國的企業將資源集中於內部管理,減省成本的工作上。憑著過去數年的努力,歐洲企業的營運效益已獲改善,各企業開始思考如何運用公司內過剩的現金。德國傳媒龍頭企業Bertelsmann的主席兼首席財務官Siegfried Luther亦指出:「公司在過去兩年休養生息,因此而鞏固了自己的財務狀況,現在就正是向外擴張的時候了。」

 歐洲當地銀行業及公共事業,他們的業務是比較分散的,令歐資公司難以跟國際巨擘在市場上競爭,收購同業可令公司的規模壯大。德國及意大利近年來的增長相對放緩,誘使當地企業以併購來整合業務,促進增長。以上一連串的原因,造就了今日在歐洲出現的併購潮。

 一般而言,在併購湧現的地方,股市都會有上升的機會,各讀者可以考慮以基金捕捉歐股的升浪。

富達基金獲5星評級

 參考附表,可見富達歐洲進取基金表現不俗,年初至今回報為16.8%,優於同儕及指數,而其1年及3年的回報更達52%及123%。一般的歐洲基金持股會以歐洲的3大經濟體系:德國、英國及法國為主,而此基金則以意大利的持股最多,佔整體組合約16%,其次才是法國及德國。此基金榮獲標準普爾5星評級及AA評級,可見其管理不俗。同樣榮獲標準普爾5星評級及AA評級的富達歐洲增長基金自1990年已開始營運,基金資產達187億歐元。此基金持有英國股票較多,佔整體投資約32%。英國的市場較大,而且對外來投資的阻攔較少,因此吸引了不少德國企業收購英國公司。如果此次的併購潮能夠持續,相信會有利英國及整個歐洲的股價。至於富蘭克林互惠歐洲基金則以低波幅見稱,5年波幅只有11.75%,是同儕中波幅最小的一隻,適合穩健派作長線投資之用。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