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讀書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10-10] 諾貝爾文學獎 懸而未決

放大圖片

文:洪 磬

 一年一度的文壇盛事,諾貝爾文學獎,今年可能難產。

 按照慣例,瑞典皇家科學院會於上周二宣佈在上周四公佈結果,但至今未有任何宣佈,外間猜測評審委員各執一詞,甚至可能如之前七屆,再一次懸空。

謎樣的遺囑

 外間猜測,今屆評審委會一如往年難以達成共識。的確,諾貝爾文學獎的結果往往出人意表,而這可說源自其創辦人的遺囑。

 諾貝爾的遺囑提出五點要求:一.在過去一年中,二.賦予人類最大的利益,三.不考慮候選人的國籍,四.在理想方向(An ideal direction),五.最出色的作品。

 而所為理想作品,則是依據第二點所說的。這正如凡夫俗子如我們談人生目標,真的五花八門,不一而足,同時隨時改變。哲學家做皇帝好?還是無政府主義好?小國寡民還是國泰民安?美好生活,根本不是單一的存在,文學評審又怎會意見統一?

 別小看以上的條件,經過瑞典皇家科學院一班精密的腦袋推到極致,就會產生有趣的現象。

 由提名到評審討論的過程,都保持高度保密,所有紀錄五十年後才會公開,到時評審多數已故,文壇環境都已改變,因此無人能掌握評審的心意。

 但在一段時期中,亦足以產生其高度保守性,一種怪老頭的脾氣。的確,文學總有無何避免的主觀成份。於是,每年的得獎者總是大眾讀者甚至行內人不太熟悉的。在書店的文學類書架上瀏覽,還在世的作家不是已獲獎就是感覺上不符合資格。

 米蘭昆德拉?但流傳說也是不大可能的。因為他已上了神檯,地位如此尊崇,要是符合評審的胃口早就拿了,換言之他必定是有甚麼不對勁。

 以上基於兩點假設:一.為人熟悉而又未獲獎的在世大師中,都要比這幾年的得獎者優勝。二.這些大師都已達到極限,幾乎可以蓋棺定論,不會再有新高之作去重設其在文學史中的地位了。

由社會到普世

 當然,以上的分析仍嫌簡化,因為只基於「文學水準」一項,而忽略了一個可能更為重要的考量:理想方向。

 有人分析過諾貝爾文學獎歷來的獲獎人及評審的評語,並將之粗分為幾個時期。

 高唱理想主義:創立初期,諾貝爾文學獎拒絕了今天名留青史的托爾斯泰、索拉和寫出《玩偶之家》的易卜生。有人稱之為保守理想主義,高舉教會、國家和家庭的神聖性,理想是在這個框框中達成的。

 一戰時的中立政治:這段時期,北歐作家獲獎的比例出奇地高,因為都是少有的中立國家。

 一戰以後,委員會的標準放寬了,一些在較早階段不獲承認的作家,如左派劇作家蕭伯納和湯瑪斯曼都拿了獎,雖然在讚賞其《布登勃洛克一家》的同時,輕輕帶過異幻的《魔山》。

 順著這改變方向,在三十年代,委員會將「人類」當成文學作品的讀者,因此對劃分人類的國族、地域、歷史較不注重,換言之就是轉向「普世」。

不再唯我獨尊

 二戰之後,是歐洲文明重新上路的時代。面對物質上更有精神上的滿目瘡痍,大作家紛至沓來,赫塞、艾略特、福克納、丘吉爾、海明威、卡謬、貝克特……每一個都獨立特行,或迷亂、或荒蕪、或自負、或反抗、或虛無,各自在個人信仰的方向探索,為廣大讀者尋求可能的出路。

 大作家過盡以後,諾貝爾文學獎又往另一個方向走,就是頒獎後的「貢獻」。例如一九八八年頒給埃及國寶馬哈福茲,雖然他被視為福樓拜及湯瑪斯曼的「遺產管理人」,但頒獎給他對於阿拉伯文學的鼓勵作用是令人動容的。正如二零零零年高行健獲獎,就被評為「開拓了中國戲劇的新道路」。

 既然注意到自己的影響力,諾貝爾文學獎開始著意運用,將榮耀與世界的注目同時放在一些被忽略的作家。在這個時期開始,不甚普及的作家紛紛獲獎,最近的例子就是一九九六年的波蘭詩人辛波絲卡。

 近年國際社會政治性復又變濃,有人根據政治風向猜測諾貝爾文學獎會頒獎給阿拉伯世界作家,以鼓勵關注其文化,媒體上流傳的熱門,都是很少曝光的名字,甚至在知識界亦非具有殿堂級份量者。也許這也是「文學已死」或者「再無大師的年代」的一個啟示。

 普羅讀者需要明白,諾貝爾文學獎固然是高質素的保證,但仍要服從我國俗話「文無第一」,不似物理學獎是成就的指標。

 過幾天結果若出來了,有興趣的話看一點其作品,留意一下世界文壇對之的反應,如此諾貝爾文學獎倒能作為了解一下當今文學潮流的一顆石子。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讀書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