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10] 成都會晤:中越關係新起點
■何亮亮 鳳凰衛視言論部副總監
西方的一些媒體,因為習慣「報憂不報喜」,也因為既不了解中越關係的歷史和現狀,又不願見中國在亞洲的主導地位,故對中越關係總是渲染矛盾的一面,渲染越南的民族主義,而沒有看到中越關係的主流和大局。
最近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越南,在河內與越共中央總書記農德孟一起會見中國與越南的共青團代表,兩個領導人與兩國青年一同高唱《越中友誼之歌》。這一鏡頭,使外界可以了解中越關係的底蘊,亦即胡志明生前所倡導的中越關係是「同志加兄弟」的關係。
在香港,人們對1978年中越的邊境戰爭記憶猶新,因為越南難民問題曾經困擾香港多年;對於近二十年來中越關係重新回到「同志加兄弟」的軌道並且在新形勢下的發展,就了解不多,以至於往往也作出誤判。
阮文靈開始修正原來的錯誤路線
中越戰爭,確實使中越關係元氣大傷,而其原因是當時的越南領導人背棄了胡志明的路線,一面倒向莫斯科;越南領導人沒有利用越南統一帶來的發展機遇,反而出兵柬埔寨,試圖在莫斯科的支持下,充當東南亞的霸主,同時蓄意惡化與中國的關係;這引起了東南亞國家的深切疑慮,也激起了中國的強烈反彈。
阮文靈擔任越共中央總書記之後,開始修正原來的越南領導人的錯誤路線,首先是不動聲色地向中國取經,在國內貫徹革新路線,在農村實行包產到戶,越南的農業迅速恢復和發展。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特別是東歐變色、蘇聯解體之後,越共開始加快調整政策,尋求與中共和中國的關係正常化。1989年10月,老撾人民革命黨總書記兼部長會議主席凱山.豐威漢訪問中國,就是為越南改善與中國的關係充當說客,他會見鄧小平時,傳達了阮文靈的口信,阮文靈希望恢復與中共的關係,希望到中國訪問會見老朋友鄧小平等。鄧小平對此立即積極回應,指出中越關係正常化的唯一前提是越南自柬埔寨撤軍。
重新恢復胡志明的對華政策
1915年出生的阮文靈,是越共老一輩領導人之一,在越南戰爭中,是越共中央南方局書記,對於歷史上中共與越共的親密關係、中國在越戰中給予越南的巨大的決定性的支援,當然是十分清楚的,對於冷戰結束後的國際形勢也有清醒的認識。他在得知中共領導人的態度之後,即會見中國大使,通過大使向中共方面表示:希望實現兩國、兩黨關係正常化;決定自柬埔寨撤軍;誠懇希望早日訪華。
1990年9月3日,阮文靈及總理杜梅、越共中央顧問范文同一行從河內經南寧到達成都。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和總理李鵬在成都會見越共領導人。江澤民首先發言指出:「這是中越關係惡化十多年來兩國領導人首次會晤,意義重大。」他說:「十幾年來,兩國處於敵對狀態,甚至兵戎相見。我們應該首先把事情的是非曲折說清楚,找出產生問題的根源,總結教訓。」江澤民還提出了實現關係正常化的四個建議。阮文靈表示:中共過去給予越南巨大的、慷慨的和無比寶貴的支持和援助,越南人民永遠深表感激。12年來兩國關係嚴重分裂,發生了許多不幸的事情,令人非常痛心。我們決心糾正過去的錯誤政策,決不忘恩負義,要重新恢復胡志明主席的對華政策,恢復兩黨兩國的傳統友誼。(內容引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列國志》編委會主編的《越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
農德孟更積極發展對華關係
成都會晤是中越關係發展的新起點,明乎此,就可以判斷,在蘇聯解體之後,越南領導人為了國家的利益和鞏固越共執政黨的地位,決心糾正錯誤,恢復與中國的友誼,此後兩國兩黨關係就不斷發展。
1940年出生、曾經留學蘇聯的農德孟在2001年4月當選越共中央總書記之後,更積極發展對華關係,9月即來華訪問;根據中共與越共之間的協議,本來農德孟在2003年四季度再次訪華,由於2002年10月胡錦濤在中共十六大當選總書記,農德孟向中共提出將訪問提前至2003年春,獲得中共中央的同意,農德孟遂在當年4月非正式訪問中共,與胡錦濤等中共新一代領導人以及軍委主席江澤民會晤,可見農德孟急於同胡錦濤溝通,也由此可見中共與越共新一代領導人都決心在新的基礎上推進兩國和兩黨的關係。 (本欄每周四刊出)(文匯論壇)
|